二人一同对赵岳抱拳介绍自我:“小的火万城(王良)拜见沧赵二公子。”
说完是连叩九个头。
他们身边的那番汉愣了,一双深陷眼窝的灰眼珠子瞪得差点儿流出来,在那张着大嘴巴,一手横刀一手捏拳头,一只脚半抬着,还是原来的那幅要冲上来杀人逞凶的架式却如中了孙猴子的定身法一样僵在那里造型怪异,很滑稽。
赵岳没听说过这么抢眼的在这个时代即使是在欧洲的高大人种中也属于不多见的巨汉,而且一下出现三个,不知这三强盗头子往日的为人与善恶事迹,对三巨汉谈不上好恶,只是对这种纳头便拜,他也稍愣了一下这是及时雨宋江的待遇啊,呵呵,有意思
他在宋世界闯荡到现在,总算慢慢明悟了一件事:他有感动天下的家族,有声威赫赫的大哥,但极少有好汉遇到他一听名字就纳头便拜求投靠,收的那些英雄豪杰几乎都是他以暴力身手强行收服或费力说服的,不是因为他的名声善恶兼有而难辨善恶难让人折服,而是他所做的一切是在彻底改变这个世界,他在斩断这个世界的传统习俗,塑造他理想中的新的华夏民族,因而他的所做所为是不符合这个世界既成的传统美好形象,不符合旧思想英雄好汉心折纳头便拜的条件。
明白这个道理后,他再面对这个宋世界就淡然自如了,不再在意好汉对他是什么态度。
此时,他也不会象宋江那样先不论是非善恶,只要是纳头拜服他为大哥人物的就客套热情谦逊义气结交
两巨汉拜完了,一抬头看到那番汉的架式,铁棍大汉赶紧一拨拉番汉:”尔罕兄弟,快来拜见沧赵公子,他就是你听说过的威震天下的沧州赵家庄的那位二公子啊。快,快随我二人跪拜一下。“
自称王良的铜棍大汉跟着解释了一句:”就是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沧赵商务那一家的。这你懂了?“
番汉巨人这下听懂了,愣愣地瞅瞅赵岳,然后,突然当啷丢下大刀,收了凶狠杀人架式,扑通也跪下了,用那腔调怪异的汉语叫道:”白瓦尔罕拜见公子。“
这位跪拜得更实诚,膝盖撞地,跪拜声听得赵岳都替他的膝盖痛得慌。
旁边马上的四煞嘿嘿地得意笑起来。
杨沂中的眼神闪了闪,默默放下了按住的刀柄,也露出笑容。
不用厮杀强来就好啊。这可有几百悍匪呢,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话说,这东行一路,争斗也太多了,和官方势力斗,和民间邪恶暴力斗,斗官兵斗恶民杀杀杀,总是突如其来就产生凶险引发激烈厮杀,好紧张,一路就没个消停,好累
只有傻小子奎三仍然盯着紧抓着刀柄准备随时出手。
他没有分辨人好坏的能力,也从不费脑子去分析,赵岳对他好,照顾他生活的一切,他就对赵岳好。赵岳对这三个巨汉没表露态度,他就继续本能般把三个巨汉当敌人警惕着,不会因为跪拜就认为这三个巨大而格外凶恶的家伙没有危险。
番汉也纳头便拜了下去,显然也是要连连叩拜以示诚意,赵岳道:”别乱拜了。我与你们素不相识,对你们既无恩义也无情义,仅仅是偶然碰到,初次相遇,可受不起这跪拜。“
这,貌似节奏不对啊?!
不应该是这赵老二立即礼贤下世热情谦逊一一搀扶招呼起来,然后亲热交流,把酒言欢,结交新兄弟就成了?
番汉抬头看着赵岳,瞪着眼,一脸的懵逼。
他是异族人,虽然在汉人世界生活了几个年头,汉语是能流利交流了,但仍然对汉文化传统不是那么了解,不大通汉人世界的事,对赵岳这反应不知对不对。
火万城却是地道的汉人,一看赵岳这态度,他误会了,以为是赵岳嫌弃他们是凶恶强盗不肯接纳,连忙道:”禀报二公子,俺们那什么确实算不得好人,当强盗前也算不得上,但,但是啊,俺可以对天发誓,俺们从未做过伤天害理没人性的大恶。以前开客栈,也就是,也就是强霸了点,让人害怕,在老家名声不是太好,可世道就是这样。不凶就难以活好啊“
说着,大脸蛋子就苦了起来,越说声越小,
再想想当强盗的这些苦逼倒霉日子,更有以后无处可立足的凶险困境,想到自己和弟兄们怕是不用多久就得全死在官府不断的围剿夺财害命的流浪途中眼看严酷的冬天就来了,却连落脚的地方都不知在哪,没活路了,他的心越发难受
王良也苦了脸:”这世道,特就不让人好活啊,不凶不强就没法子立足,凶了强了也没好日子过,官府更不容“
当初觉得:当顺民不行,那就当强盗吧。一怒造反杀官
谁知当强盗是不受律法拘束不受窝囊气了,是自由了,可也更难了,随时面对围剿厮杀脑袋提在裤腰带上随时会死。往日懒懒散散的二流子兵痞官军、只顾捞钱争权拍上官马屁和酒色享乐不作为的官将,全吃了火药一样居然勤奋起来也勇敢了起来,到处积极剿匪灭山贼强盗了,这特么怎么回事?
以前官老爷官军可不是这样的,根本就不管百姓死活,山贼只要不威胁到他们的利益,百姓再怎么倒霉受害再怎么求告官府,他们也不会有动力出兵剿匪的,没上面压力根本就不会动,怎么俺们一当强盗,官府官军就不一样了?
”这是怎么个世道啊!到底应该怎么活才是对的?俺们愚钝想不透啊“
两大汉说着说着就悲愤起来,声音带上了颤音哭腔。
赵岳惊愕看到两狗熊一样雄壮的巨汉居然象苦难委屈中的娇弱娘们一样,大眼珠子中啪哒啪哒掉起金豆子,一副茫然失措不知何往的又生无可恋的悲伤绝望样。
这是真的这么难过?还是故事不够眼泪来凑在秀演技搏同情
赵岳再一想也恍然大悟:这些习惯了传统习惯了往日千年也没什么大变化的生活的宋代古人,在亘古未有的社会急剧大变化新变化中,没丝毫面对经验,跟不上时代剧变的节奏,对新时代不知如何适从,剧变又猝不及防,再恰好遇到过不去坎的倒霉事,也就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