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无论如何也要破解这个谜团,于是又找来了学识渊博的翰林学士陶谷和窦仪。
窦仪不愧是博学之才,他瞄了一眼镜子,不假思索地说出了自己的答案:“陛下,这面镜子必定不是我中原之物,想必是从蜀中传来。”
赵匡胤一听窦仪的回答,顿时来了兴趣,问道:“何以见得?”
窦仪接着说:“当年的蜀主(前蜀)王衍曾经用过'乾德’这个年号,这面镜子应该是当时的蜀中工匠所铸。”
听到这里,赵匡胤恍然大悟,他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正确答案,因为这面镜子就是自己在原蜀国宫女梳妆盒里发现的。
有人可能会发出疑问,皇帝大人日理万机,为何对一个镜子这么感兴趣,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呢?这还要从另外一件事情说起。
建隆末年要改换年号时,赵匡胤曾经特意让宰相们参酌拟定新的年号,明确要求一定要想一个好听又内涵,前人没有用过的年号,最后选来选去就选了“乾德”。
“乾德”这个年号,用了两三年都没什么问题,也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如果不是凑巧遇见铜镜这件事情,这个无心造成的“错误”就会被一直“掩藏”下去,谁也不会发现。
可谁能想到,事情偏偏就这么巧,现在居然有人从一面铜镜上发现了年号的问题,而发现问题的偏偏就是大宋的开国皇帝!
精挑细选之下居然取了一个亡国之主用过的年号,实在是一件丢人现眼的事情,孟昶要是活到现在看到这一幕,恐怕要偷偷地笑掉大牙了。
人跟人就是不一样,赵普这些宰相们跟窦仪相比,还真是孤陋寡闻了。想到这里,赵匡胤随口说了一句:“看来宰相还是须用读书人啊!”
窦仪从此也被赵普记恨上了,直到死赵普一直在压制着这位窦大人。
赵承嗣不知道这位窦偁所谓何事,既然来了礼数总要周全。
“既然是窦家五虎之一,无论因为什么事情来,都要去接见一下,这也是礼貌,穷亲自去迎接吧。”
窦偁虽然没有他大哥那样大的名声,但是人家来拜访自己的,总不能避而不见吧,赵承嗣整理了一下衣冠,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