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男人,又是天下间权利最高的君主,赵祯知道自己应该言出必行,既然答应了萧挞里要存续契丹,那就让契丹人在大宋存续下去。
只不过他可没答应萧挞里让契丹人如何在大宋存续下去,发配为奴肯定不可能,甚至会引起契丹人的反抗,效果适得其反。
无论是契丹还是别的外族,赵祯对待他们的政策只有一个,融入大宋,融入华夏,大宋是一个王朝,一个华夏历史上的王朝而已,但华夏却很大,很漫长,无边无垠,没有界限。
在大宋之内已经开始提倡华夏之说,华夏一家这本就是起源,炎黄子孙的起源之地。
而现在的少数民族也几乎都是愿与炎黄,发于华夏,只要认真考据,不离十都是一个老祖宗,这不是胡诌出来的,而是真的有理有据。
契丹人源于东胡鲜卑一族,东胡是东北地区的古老游牧民族,包羲太昊伏羲后裔东夷北迁后与胡人融合后的称谓,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存在大约一千三百多年。
东胡、貊、肃慎乃是古代东北三大民族,如此契丹人也就是华夏的一部分,无论他们离开中原多久,也无论他们是什么样的状态,只要大宋需要,他们就是华夏的一部分。
这一点即便是契丹人自己不承认也没关系,时间长了,在大宋境内自然需要他们自己来承认。向前的党项人,就已经融入大宋了,现在在大宋境内没有党项这个说法,所有的党项人已经成为大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除非户部仔细勘察,否则根本无法区别,即便是地方州府县志也消除了党项人和汉人的区别。
至于其他的少数民族,虽然保有自己的习俗和习惯,但和汉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独立的地方,习俗也都大多相同,至于婚嫁,入学,就医,上户籍之类的更是完全没有区别。
开始的时候少数民族还不愿意和大宋趋同,但随着宋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收入增加,种族之间的隔阂开始加剧,其他种族就开始自觉的向大宋靠拢。
把自己伪装成宋人或是直接报上宋人的户口,成为宋人,大宋的户籍没有汉族蛮夷的区别,只有宋人和暂居人之别,暂居人就是没有大宋户籍的人,他们不愿上大宋的户籍,但也要接受大宋的管理,只能用暂居人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