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受到伤害的李庭芝

与南宋同行 小样有型 2565 字 9个月前

所以,只要没有了军事压力,地方军将的权力立刻会被文官们分剥。

这一点,他李庭芝真心理解……连贾平章的权力都遭到了分剥,何况他呢!

但是,后来谁也没有想到,鞑靼强盗竟然能把黄河以南的土地卖给大宋!

李庭芝自然平调成为山东西路的安抚制置使知徐州。

先前的重镇徐州城早已经破烂不堪了……城内竟然能有野狼野狐逡巡!

李庭芝当然不畏艰难,他招募劳力苦心重建……幸好先前在扬州时通过经营流求海盐,后来经营流求棉布,又大力发展扬州的丝织业,结识了一大批商人。

因此在重建徐州城时得到了商人的大力帮助……徐州本来在历史上就是冶铁重镇,虽然遭到鞑靼强盗的严重破坏,但是各种矿产还是有的。

他以徐州地区的煤矿、铁矿和石膏矿开采为主,大力发展民生经济,结果没有用上几年,徐州城很快就恢复了生机。

同时,他还利用徐州城周边的平原大力种植玉米、土豆和小麦,尤其是经济作物棉花,很快打响了徐州棉花的名头,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在徐州地区的带动下,很快就将山东西路的经济发展带上了一个新台阶。

当然,军事方面的建设他丝毫没有放松。

东边,他与流求军队的山东地区相联,双方关系较好,没有什么军事威胁……人家还自己建起了长长的铁丝网绵延数百里与自己和鞑靼强盗控制的河北东路分割开呢。

西边是大宋新购买的土地,同样没有军事威胁。

他只要防住北面一个方向就可以了。

他同样让工匠们打造长长的铁丝网墙,类似流求军队那样防守。

同时,他还能派出幕僚与流求军队的长官示好,积极购买他们的武器。

大宋的军事建设在他看来有些慢了。

正当他准备再次大力发展时,贾平章的这一封密信让他心情极差!

他明白,贾平章是要让他给一个更大的地方军阀做榜样呢。

或许本来那个吕氏军事集团才是整顿的重要目标……但是,最先受伤的却是他自己!

这个秋天,他准备去山东地区走一走,全当是散心了。

别看双方离的很近,他还真没有去过……当然,这一次他与参议官陆秀夫是便装出发。

山东地区虽然修建了长长的铁丝网墙,但是仍然保留着双方交流的通道。

他们像是其他人一样直接通过了通道。

双方安排在那里的卫兵似乎只是具有象征意义,没有人去检查行人。

但是双方的卫兵都会查来往货物的报税清单……双方都没有放弃这里的商贸活动的税收。

参议官陆秀夫多次代表他前去山东地区联络,因此远比他熟悉情况,正好充当了向导。

这个时候,李庭芝已经六十六岁了,已经步入老年;陆秀夫已经四十八岁了,算是油腻的中年大叔。

两个人乘坐普通的四轮马车,不紧不慢地通过了那通道。

这期间,只有一个流求卫兵……不,是帝国卫兵探头看了一眼车厢,没有发现挟带什么私货,便直接放行了。

他们已经自称是大商联邦帝国了,呵呵。

陆秀夫看着车厢外双方等候通过的商用四轮马车排成了长长的车队,几乎都是一眼望不见头。

他说:“真想去他们常说的澳州看看,他们是如何将那马匹的价钱降低到不到四十贯钱的程度……而我徐州如何就做不到。”

李庭芝笑笑说:“他们育出的新马种不错……听说是他们的张岛主亲手选育的,骑兵们都说比鞑靼马的身材要高大,但是仍然耐劳耐粗食。”

好吧,两个人的思路不在一起,一个关心的是马匹的民用,一个关心的是骑兵的建设。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能在一起配合。

四轮马车经过通道进入了山东地区……一开始时,还看不出两面有何差距,但是越走越不同了。

道路两边的高高的烟筒越来越多,直向天空喷吐着黑烟。

空气里有硫磺味道。

陆秀夫说:“他们的工业发展总是比我们快……工业才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啊……我们出产的好棉花被他们买去,纺织成棉布再卖给我们,他们却得了利益中的大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