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专利技术价几何

南唐新世 禹贺千秋 1151 字 9个月前

但大家转念一想:几个县令而已,谁当不是当呢!这个时候不要刺激皇帝就好!

李璟轻轻落座:“换圣旨,以下为大唐科学技术条例!我读一条,你写一条!”

那个负责写诏书的中书舍人傻眼了:皇帝圣旨不经过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已经是逾矩了!现在大家看皇帝陛下悲伤过度心情不好,没人站出来制止罢了!

但是,国家法令可不是随意颁行的,怎么也得大朝会研究几次吧?

他刚想罢手不写,但李璟的话已经接着说了,他不得不抄笔记下来——这是他的职责。

“我简单说说,你们补充完整,实在不行,就照六殿下的信件抄一份得啦!第一条,明确提出,大唐子民和机构发明的物品,都要申请专利,否则大唐律历不保护它的发明者利益。”

少数大臣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更多大臣直接懵圈:专利是什么东西?

“第二条,所有专利申请人一旦申请,六十日内,专利复核机构要予以确认,大唐境内是否有人申请过相同专利。如果没有,就要公示,半年内没有人提出异议,就通过申请。专利申请人可以享受最长五十年的利益。”

听到这儿,大臣们都明白了:就是自己研究出一个东西,可以通过国家保护,得到应分的钱啊!

就在文臣中有人站出准备提出反对意见时,皇帝李璟忽然一摆手:“我不说了,小六子写的那东西太绕口,我也记不全!一会儿让人抄几份,大家研究一下!现在我要把兴唐学院研究的成果如何分配说一下!”

刚刚要跳出来提反对意见的大臣都直起耳朵,生怕落下一句,影响了自己挣钱:

李璟的话很繁琐,有的地方要说好几遍才能表达明白。但是,大臣们可都不傻,一会儿间就听得完全明白了:

一共三十六项即将成用的技术。最好的有五项:琉璃技术、缝纫技术、轮车技术、印刷技术、火药技术。

这其中,火药等十项技术属于军事机密,由枢密院直接接管,每年按用量向皇家研究院缴纳“专利费”。

至于其他二十六项,每项技术只转让五个名额:想取得名额要缴纳高额的专利费和保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