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朝堂

明传万里 往日如风 1627 字 9个月前

“且等一等,你们的爹还在忙。”两人的母亲放下纳了一半的鞋底,含笑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

姚夔在书房里听到外面传来的对话,不禁哈哈一笑,随即起身伸了个懒腰,大声道:“壁儿、玺儿,今日可曾用功?都进书房来,为父要考考你们,谁若是答不上来,今晚就不许吃饭。”

少年闻言自信的笑了,随即昂首阔步向书房走去,至于半大男孩,则苦着脸哀求的看了自己的娘亲一眼,之后才磨磨蹭蹭的走入书房,嘴里一边走一边嘀咕道:“早知道今日就好好听先生讲解了,今晚看来要饿肚子了。”

翌日早朝,群臣站定,皇帝升座,照例议了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后,姚夔看看再无人出班禀奏,便掸了掸官服,高声道:“陛下,臣有奏。”

朱祁镇生于宣德二年,虽然并未见过自己那位雄才大略的祖父永乐帝,却是自小听着朱棣的故事长大的,至于讲故事的人,大多数时候便是王振。

有了王振的‘正确引导’,朱祁镇自然对自己的祖父万分崇拜,虽然他并没有朱棣的阅历与能力,也没有朱棣的勤政,但是他某些后代几十年不上朝那种情形在其身上是怎么也不可能出现的,所以就算群臣对于皇帝昏庸,因而被王振蒙蔽而心生愤懑,对于皇帝的勤奋还是比较认可的。

朱祁镇看了姚夔一眼,发现自己并不认识,便扭头看向一旁侍立的王振。

王振会意,屈身上前低声道:“此乃吏科给事中姚夔,为人素来清高。”

朱祁镇面无表情的微微点了点头,心中对于姚夔略有不喜,身为皇帝,他喜欢能为他分忧解难的臣子,而不是那些清高却不做实事的人。

“姚卿所奏何事?具本而奏吧。”

今日乃是常朝,为了在众多臣子们眼中留下一个好印象,不至于因为看自己不顺眼而三天两头的上奏疏骂自己,朱祁镇并不吝啬于将自己温和的一面展现出来。

“谢陛下。”姚夔将奏本持在手中,大声道:“臣近日听闻一桩古怪事。一名翰林院庶吉士回乡省亲,却莫名被锦衣卫抓回京城,关进了诏狱中。臣不讳言,这名庶吉士名叫赵彦,今次会试时正是由臣将他的文章取中。其父惟一独子,原本正在家中尽享天伦,却不想祸从天降,心忧之下飞驰进京,随后求到了臣的头上。”

姚夔平视前方侃侃而谈,并不能看到朱祁镇的脸色,不过就算看到他也不在乎,因为他说的都是实情。

“臣不才,忝为吏科给事中,有拾遗补阙、监察诸司、弹劾百官之责,闻听此事后不敢隐瞒,今日特弹劾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其罔顾朝纲、肆意胡为、失职弄权,实有赖陛下之信重,还请陛下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