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称呼

明传万里 往日如风 1121 字 9个月前

我是惯性思维,之前看小说、看电视的时候潜意识里对这个称呼已经固化了,写本书的时候也直接忽略掉了,‘大人’这个官场称呼应是在清朝才开始流行。

清福格《听雨丛谈·大人》:“本朝内大臣、都统、尚书、侍郎、卿寺、学士、堂上官,皆称大人。中允、洗马、赞善、巡城御史、掌科给事,皆在本署中称大人,出署则否也。外官文职督抚、学政……武职提督、副督统、总兵、城守慰,皆称大人。”

明代时候的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里面记载过一件事:他爷爷沈启在陕西做官期间,有一次去京城拜访张居正,居然被张居正称呼为‘大人’,觉得很不可思议,就当成一件大事告诉了家里人,然后小沈就把这当成稀罕事记录了下来。

另外,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说道:当面称大人‘始于元明’。

整个明代当面称别人人为‘大人’的人,肯定不止张居正一个,但是在当时来说肯定比较罕见,所以本书尽量不使用‘大人’这个称呼,之前的三十多章里面也已经连夜更正了。

不用‘大人’这个称呼用什么?

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五:“前明时缙绅惟九卿称老爷,词林称老爷,外任司道以上称老爷,馀止称爷,乡称老爹而已。

如果按王应奎这个称呼来,称什么什么老爷还好说,若是见了下面地方官们,‘什么爷’、‘什么爷’的叫,让我来写的话颇不顺手,所以我查了查资料,总结了以下几个称呼,可以暂时先用着。

直接称呼官衔,或在官衔后面加上老爷、大老爷、相公等称谓,或是偶尔可以直接称呼前辈。

譬如韩知府、闵知县、李知州、阎学正,又如知州老爷、知府大老爷、知县相公、王尚书、于巡抚等等。

非官员的话,视情况可以称兄道弟,或者称郎君、大官人等等。

《听雨丛谈》中曾说:晚清以前的官场‘不以大人两字为重’,所以咱们便认定称呼官衔便是最大的尊重吧,另外老百姓们畏惧官威,称呼官员为老爷、大老爷也能说得过去。

至于相公这个词,除了麻将称呼、夫妻间的称呼外,其余的意思多指读书人和官员,譬如《水浒传》里面的小种经略相公,而《水浒传》又是在明代写成的。

(2)小姐;

1、宋元时对地位低下女子的称呼(也有专指称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