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元朝皇帝,反而比我们汉人自己的皇帝开明。”
明朝时期,有部分工匠小声议论。
老一点的长辈嗤笑一声:“想什么呢,开明的话为什么那么多起义的?你以为只有我们现在的皇帝一支起义军吗?大家都活不下去,天底下遍地都是闹事的。”
工匠有些不解:“可是天幕这个听起来不错啊。”
“立国之初,要收拢人心罢了。”经历过许多事情的老人冷笑,“等天下稳定了,汉人温驯了,就开始恢复真实的嘴脸。”
说着,他自己突然忍不住叹气:“别说这蒙古皇帝,哪个皇帝不一样哦。”
有外敌威胁时,就对自己百姓客客气气,各种政策各种福利;
一旦真正的天下太平,看似好像周围敌人都打平了,就开始恢复统治者的真实面目,奴役,压迫,随之而来。
老人对天幕上所谓的开明君王根本不感兴趣,他更感兴趣的是后世。
不知道后世的平民百姓,还用受到这样的压迫吗?
千年以后的世界,与现在有什么不一样?
【1261年,太医院使王猷向元世祖奏报请求恢复因为战乱荒废的医学校,忽必烈下旨给中书省长官忽鲁不花,派遣太医院副使王安仁,悬挂金牌,前去随路,设立医学。】
【忽必烈下令,各科医学生必须学习《素问》《难经》两部医学理论著作,和由北宋太医院编纂的《圣济总录》,公元1284年,又令翰林承旨撒里蛮、翰林集贤大学士许国祯,集诸路医学教授增修《本草》。】
【公元1285年,忽必烈再次下令,让今后从医者必须精通四书,这里的儒家四书是作为医者的道德要求“四书实为学之本,进德之门”,同时还要求掌握《尚书》《春秋》等儒家基本经典。但是大家需要注意,这时候已经属于医为主,儒为辅。】
一句主辅不同,让各朝的儒生和医者再次掐起来。
【元朝继承了宋朝的十三科,以及宋朝的针灸铜人,并且有了新的发展。】
【宋人王惟一用青铜浇铸的人体经络腧穴模型,在宋朝时供医学临床使用,并且绘制图经颁布各州。两个铜人一个放在医官院,一个放在相国寺。】
【到元朝时期,因为战乱,也因为年久失修,王惟一铜人损坏到无法使用,直到1265年,尼波罗人阿尼哥将之修复完成,被安置在了三皇庙,再次恢复使用。】
三皇庙内有历代名医像,东有神机堂,神机堂里就放着铜人、针灸图二十四幅。
五脏旁边注释为溪谷所会,各为小窍。
又刻针灸经于石,其碑之题篆是宋仁宗的亲笔御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