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页

郁金堂 青衣呀 1891 字 2024-01-03

武延秀心知肚明他们贪婪的期待,恨得呕血,面上却很放得开,甚至轻轻哼出小调,仍是郭元振那首《陌头杨柳枝》。

旁人充耳不闻,不知他唱的什么,唯哥舒英手指紧了紧,悄然背到身后。

默啜让亲卫全部入座,大家便酒肉畅怀,只等武延秀出场。

片刻他绕影而来,果然外裳尽去,从上到下只剩一件窄领白布长衬衣。

突厥人不会养蚕,唯有以蒿草编织的粗布,贴身颇为粗粝,硬扎,但胜在耐磨,又素底平花,连腰带都不必,大粗线条勾勒出他细腰长腿。

满场将士看得呆了。

知道唐人贪图享受,戏台上男女尽皆过火,把私情小意摊开表现,甚至有为粉头兄弟反目的丑态,突厥人却不知道,原来这传说中的把戏,无需乐器烘托,妆容衣衫匹配,单单是一张脸,一抹笑,便足矣。

第162章

武延秀提步到默啜案前, 轻飘飘足尖点地,似白鹭掠于水上,到跟前顿住, 拈起那根默啜往常缚在额头的绿绸带,偏头看他。

“赠给你罢——”

默啜畅快笑道。

他便退回牙帐中央,半侧身形, 好叫默啜看清他动作,摘下无名指上寸许赤金游龙指环,小心绑在绸带尾端当做道具。

那青金石闪耀的火彩顿在半空, 晃得将士眼花。

哥舒英盘腿坐在他侧后,膝头只一银爵,注满赤红葡萄酒, 又一玉箸, 乃是武延秀‘陪嫁’之一,突厥人不善使用,默啜便把筷子全赏给哥舒英。

他左手扶爵,右手提箸铛地一敲!

如定场鼓点。

武延秀掂了掂绸带,举目往阎知微方向一瞟, 咿呀呀问了声。

“——踏摇,何来?”

精妙的假嗓如银锭化水碰撞,场上顿时一静。

默啜早年惊鸿一瞥, 已是勾魂夺魄。

惜乎唯此一声便被打断,多年念念不忘。

突厥历代汗王,无不垂涎华夏锦绣,人口、物产、丝绸自是丰腴肥膏, 但于默啜而言,附着其上锦底添花的, 却是这出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小戏。

前年哥舒英从河北道虏来数万百姓,其中亦有几个戏子,唱念做打,各有本事,可是论及这出小戏,却不能令他满意。

他不禁点了点头,面露微笑。

那般欣赏神情被武延秀尽收眼底,口里唱词不停,却是恍然,谁能想到少年任性,被轻视嘲弄,反是这野兽样的蛮子懂得风雅。

不,不可能,他是因为无知,因为贫瘠,才仰望崇拜。

武延秀撇开目光,只当身处热闹街市,远近街坊指指点点,把牙帐正中那根腿粗的顶杆当做家中门柱,闺中怨妇般斜斜倚住,叹了又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