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页

郁金堂 青衣呀 1901 字 2024-01-03

武崇训听出他话里锋芒,方才那一番投石问路,还真问出来了。

“古往今来的昏君,任人唯亲,尤重外戚,明君则广开选官之路,圣人登基不足十年,已将李唐旧臣扫荡干净,提携起大江南北许多无名子弟。”

李显抖了抖衣袍的下摆,并不看他,武崇训心底却有惊涛骇浪。

满以为太子任人摆布,所以前有受张易之安排,去修义坊当街大哭,又去狄仁杰军中安抚哗变,后有司马银朱借印施恩,但听这番话便知道,他未必没有主张,甚至可能很固执,从前不说,不过是时机未到。

“但我与女婿交个实底,我有四儿三女,儿女并重,往后这七支,便是我的根底,或娘子寻回韦家子侄,亦可执权柄,总之我之朝堂,唯有李武韦三姓。”

这话真不寻常。

武崇训来不及谢恩,先担忧起来。

“这,恐怕会寒了天下人的心……”

李显愣了下,没想到这孩子天性仁厚,偌大一个鱼饵垂在面前,不说一口吞了,倒担忧旁人,遂偏了偏身子,看着他凉凉而笑。

“那以你所见,要如何不让天下人寒心呢?”

武崇训言辞诚恳,毫无避讳。

“倘若殿下是从高宗手中继位,如此并无不妥,可小姓官员已成势力,更不乏魏侍郎,张侍郎、唐将军等高官,相较三姓,他们更乐见寒门崛起。”

但李显并不在乎这些人的感受,沉下脸道。

“本就是圣人违背惯例,我不过拨乱反正,我来问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做何解?”

武崇训不敢怠慢,整肃了衣裳才作答。

“此句乃荀子《天论篇》开端,振聋发聩,历代人主皆在心中默念,人主之于世间万物,是否并不如自己想见那样重要?否则,英明如三皇五帝,暴虐如桀纣,居帝位皆短短数载,应时而生,应时而亡,有何分别?”

“心底默念……呵,颜夫人就是这么教导你的?”

李显托着茶盏悠悠一笑。

“圣人点她为尔等开蒙,可没安好心呐——”

武崇训脱口问。

“那敢问殿下的蒙师,是如何讲解呢?”

“你亲见两姓帝王,几任储君,还想不穿?”

李显还是那般微微笑着,目光掠过武崇训,穿透宫墙,看到九州池深处。

“你说圣人为君十载,曾在心底念过一回天行有常么?我倒是常常默念,念的是世事自有规律,谁坐在皇位上,怎样扳挣,行出多少常理之外的怪事,也是白费力气,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134章

“你长在圣人治下, 耳濡目染,以为她那一套便是天公地道,世上最英明的政纲。但其实杨隋、李唐两朝皆是世族共治, 前有崔卢李郑王,后有韦武李杨,彼此联络有亲, 代代筛选,照样能得累累名臣猛将,照样有贞观之治。”

李显昂然瞥了武崇训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