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死了。
众人惊慌大叫,纷纷起身。按旧剧,此时窦娥该倒地,被官兵扶着下场,但这出二月红的戏里,窦娥的脑袋竟然真的被砍下来,坐得近的都能听到砍刀撞上骨头的闷响。鲜血一滴不落,全溅着白练,红得刺眼。那颗头借势在戏台子上滚了两圈,恰好停在张学良座位的前方,瞪大的眼,带着冷透的泪,狠狠盯着台下,那双眼痛绝哀绝,悲绝也恨绝了。
张学良似乎被吓着了,正准备起身,被身旁的男人按住,这才坐下等待后续。
响雷滚滚,台上开始飘雪,凉意从戏里渗出来,刺痛了听者,白雪纷纷洒一地,场上各配角下场,只留窦娥的无头身,和那颗死不瞑目的脑袋,白雪渐渐覆盖尸身,白练被大风卷起,猎猎作响,无声无人,只有冤魂在这片白里游荡。
台下大叫,“脑袋真没了!”
有人起身想往前涌,但见戏团的人在两旁不慌,又止步了。众人皆提心吊胆,从没见过真掉脑袋的剧,万一是真死人了,这倒也是一出绝戏。
过了半晌,那没有头的身子爬起来,颤巍巍地往里走去,断脖还在汩汩流血,鲜血淌上红衣,看不出颜色。但在二楼,能见到二月红经过处,一只只血脚印烙在白雪中,水袖一展,听得一声悠长的叹息,落幕了。
作者有话要说:
建议各位去b站看京剧窦娥冤,或者读过剧本后再读此篇,否则可能一头雾水。我引的是程砚秋先生离世前修订的最终版。京剧界有很多批评声,拿程砚秋先生改的窦娥冤团员版金锁记跟关版作对比,说程先生的悲剧不足,是中国特色大团圆。我只觉得可笑,为何不放在当时的环境下想想,正值日军侵华,程先生唱这出结局开明的戏,能鼓舞人心,这才是他的目的。引用程版之上,我加入了自己的改编和理解,笔力不足还请见谅。
第163章 【番外】黑瞎子篇:《奉天旧恨》壹拾玖
众人哗然,京剧表演讲究意境,道具布置尽量精炼,没想到今日有人反其道而行,这确实带来了一丝新意。虽然幕布早已落下,但窦娥那无头的身子仿佛还在眼前踉跄前进。众人沉浸其中,一时忘了鼓掌叫好,回过神准备捧场投些值钱玩意儿时,场内却响起一阵急急风,鼓点细密急切,如同那纷纷的飞雪,似刀尖,插在心上。
“唉!”
又是一声叹息,不同的是,这一叹,男女老少难辨。
帘幕拉开,一张判桌,上坐一人,黑脸描着红,乃是地狱第五殿主事阎罗王。
呼的是:“传冤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