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

“让你失望了。”林长济笑道:“是弟弟,取了个硕字,林硕。”

林砚勉强道:“也行吧。”

“什么叫也行吧。”林长济又操起一番陈词滥调教育他:“你没有亲弟妹,日后要与堂弟堂妹多亲近。”

林砚听得耳朵都快起了茧子,忙不迭的点头应着。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

林长济升任国子监祭酒,官居四品。

在京的四品文官,可以荫一子入监,林砚理所应当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国子监生。

可是进了国子监还是要读书啊,与他直接蒙荫当官的梦想还相距甚远,他握着拳给老爹加油打气:“爹,仍需努力啊!”

好险没被当场打死。

……

长安升任崧江府同知,当年血糊糊将他吓晕的小团子长大了。

林硕很争气,不及书案高就知道用功读书,六岁作诗,八岁作赋,待他长到十岁,爹娘读过的书加起来,都辅导不了他的功课了。他反而要日日监督老爹多读书。

林长安不胜其烦,索性将儿子打了个包,系上蝴蝶结,送进京城,让大哥林长济看着办。

林长济冷不防收到这么大一个侄儿,与之相视片刻,开口考问了一番功课,林硕对答如流,当即抚掌大笑:“真乃我林家的麒麟儿!”

次日便着手为他延请西席,每日晚饭后亲自指导他的功课,日日不辍,耐心至极。

一次偶然的机会,林硕得以拜孙学士为业师,孙学士已然致仕,因子侄在朝为官,并未回乡,而是留在京城教导孙辈念书,一个也是教,两个也是带,索性将林硕收入门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