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未免太严厉了些。”皇帝说着,忽然想起林长济那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言论,突然十分好奇他的儿子是什么样子的。
他推门走进书堂,林长济微微一惊,遂与祁嵘同时起身行礼。
“平身吧。”皇帝坐于书案之后,对林长济道:“林卿,朕所记不错,令郎与吴王世子同岁吧?叫什么名字?”
林长济道:“回陛下,犬子林砚,正启二十二年生人,比世子小一岁。”
皇帝微微颔首,道:“素闻卿教子有方,索性将林砚带来,给世子做个伴读吧。”
第67章 、昏睡
皇子伴读, 在本朝是极少出现的,一来是陪伴的宦官都读书,伴读没有太大的必要;二来是皇子多有兄弟相伴长大, 像当今太子这样的独子极为特殊。
太子幼年时, 皇帝倒也为他挑选过年龄相仿的伴读。祁嵘的身份虽然只是个藩王世子, 但眼下的意义非比寻常,皇帝为他挑选伴读, 倒也合乎情理。
但是林砚……林长济不敢想象, 让林砚来陪这么个“人憎鬼嫌”的熊孩子读书,会是什么场景。
更何况,皇家选伴读,该从勋贵子弟中选择才是, 文官重名节, 送子入宫伴读,万一落得个幸臣的名声,会遭到同僚排挤。
他下意识就要婉拒:“回陛下,坊间多半是谣传, 犬子不通经史, 此前不过是读了几本杂书,误打误撞保住了一段河堤而已。”
皇帝不禁笑道:“卿太过谦了, 司马光七八岁时击瓮救友,为后世传颂, 林砚在相同年纪竟能保住一段河堤, 这样的孩子不叫神童,什么叫神童?”
林长济面带为难, 又道:“犬子顽劣, 臣实在是怕他带偏了世子。”
这句话, 皇帝就听不懂了,他好奇的问:“当年是谁对朕说,孩子不读书,就得打,打一顿就老实了,知道读书上进了,在乡间也有了神童之名?”
林长济低眉垂首,嘴里说出句听不太清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