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页

顾明宴并不意外他大姐会赞同他这个想法,“行,明天我去找人做两个餐车,再买一些桌椅碗筷,等餐车回来咱们就可以让人出摊了。”

只是这样一来他们店里的人手可能又不够了。

第176章

所以当顾二伯接到侄子打来的电话,让他再帮忙招多十个人的时候他还有些惊讶了,因为距离前两批送去的人还没过多久。

不过惊讶归惊讶,顾二伯还是赶紧的帮侄子在村子里又找了十个干活勤快的人,隔天就让开拖拉机的侄子一车给送到了市里去。

而之所以比计划中多要几个人手,还是因为顾明宴有着给新店储备人手的想法,现在没找到合适的店铺,不代表之后找不到了。新明市找不到店铺,他们还可以往外边去找不是?只要兜里有钱,还怕找不到铺子了。

怕的是兜里没钱才不好找,现在他可不就是兜里有点钱,但是钱不够多了。钱不够多这还不好办,再努力赚点不就行了吗!

这十个送来的人也没有闲着,一半留在了店里做事,一半跟着老员工外出摆摊子去了。

趁着这会儿学校还没有放假,顾明宴让底下的员工在三个中学门口各摆了一个摊子,另外还往两个菜市场旁边也各摆了一个摊子。这样就新增了五个卖东西的摊子,每个摊子安排两个人去负责,刚好就把多出来的十个人员安排过去了。

至于摊子上卖的东西,每天统一从店里出,有包子馒头豆浆、也有肉和米饭面条。根据每个摊子附近的客人需要的东西不同,每个摊子卖的东西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学校附近的学生喜欢买个包子馒头,那学校附近的摊子每天卖的包子馒头就会多一些;但是像菜市场附近的顾客喜欢吃肉和米饭,那就菜市场那边的摊子就多卖肉和饭。

招了这么多人手回来帮忙干活之后,顾明宴这个老板也没有闲着,还是每天一早就到了店里干活,上午忙完后就会抽时间外出去看看其他的几个摊子的生意如何,顺便看看哪个摊子的东西不够卖的再补充一点。

而之所以没有早上一次性做那么多东西,也是担心一天做的东西太多了卖不完会浪费,他们店里又不卖隔夜的东西,所以都是早上准备一次东西,上午看着还差多少再准备一次,这样就不担心不够卖或者是卖不完了。

这天上午他在店里待了一会,又到了车站那边的摊子去送了一趟东西,就开着三轮车到了大菜市场这边的摊子来,来的时候还送了一罐子的肉和一锅米饭过来。

“我还担心说一会卖完了没肉了,还好老板你及时送来了。”陈爱芳负责菜市场这边的摊子,和她一起的是从老家新来的一个叫顾晓蕾的小姑娘。

顾晓蕾今年刚满十八岁,家里还有一群弟弟妹妹,家里的日子过得有些困难,老书记在村子里招工,她妈就帮她报了名,她就收拾了一个包裹跟着村里的大人到市里来打工了。

见老板亲自送东西过来,陈爱芳忙的去接过来,把东西放在旁边的地上,等会儿前头那罐子肉卖完了再换上去。

知道这个天气冷他们老板开着车子过来送东西肯定也冻得不轻,陈爱芳就关心的问道:“老板要喝碗热汤暖暖身体吗?”

“不用这么麻烦。这里你们俩个人忙得过来吗?”而顾明宴之所以这么问,还是因为这么多个摊子里,除了车站那边摊子的人最多、生意是最好之外,排在第二个的就是大菜市场这边的摊子的生意了。

大菜市场这里的人多,特别是年底了,上这里来卖东西和买东西的人都不少,他们在这里摆了个摊子卖饭,每天的生意都很是不错。

“还行还行,晓蕾这孩子做事勤快,能帮上不少的忙。”陈爱芳挪了一张凳子给他们老板坐,她自己则是站着卖东西。

不过顾明宴没坐,还是站着跟员工说话。

这会儿刚好有顾客吃了东西起身,小姑娘就勤快的去收拾碗筷和擦干净桌子了。

现在他们摊子旁边也摆了三张小桌子给客人坐,不过人多吃饭的时候位置还是不够坐的。好在现在的人也没在意那么多,没有位置就端着碗随便找个地方蹲着吃。也有许多是在这附近做生意的小贩,买了饭都端回了自己的摊位去吃完再把碗送过来给他们。

菜市场这边干活的人吃饭的时间都是不固定,大家都是什么时候忙完了什么时候来买饭吃。他们店里这个时间段的生意都淡下来了,菜市场这边却是九点十点过后的生意都还好,好多这些在附近做生意的小贩们都是早饭连着中饭一块吃的。

隔壁一个卖鱼的老板忙到这个时候才跑过来买饭,“老板两碗瓦罐肉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