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

十岁的孩子想要带一个戏班那是不可能的。

于是他的父亲,盖板胡琴师周元富站了出来,代为管理。

亲生父亲掌权,高君心的日子却被任何时候都要到难过。为了赚钱,周元富不断地让戏班子成员秀绝活。他们钱当然是挣了不少,但比起戏班子,他们更像是杂技团。会多项绝活的高君心也就成了被压榨得最惨的那一个。

周元富毁了戏班子的艺术,却让天喜班赚到了钱。凭借绝活,从穷困偏僻的乡镇又成功返回城市。

周元富是盖板胡琴师。盖板胡琴也是濒临失传的艺术。

返回城市的他,经过多方运作成功跻身到体制内。天喜班被他果断抛弃。

戏班子从偏远乡镇收来的孩子,他也没打算管,带着他的宝贝养女过起了被圈养的逍遥日子。

这促成了父子两人的决裂。

高君心一纸诉状将生父告上法庭,为戏班的孩子以及自己讨要工资。

事情闹得很大。舆论压力下,周元富不得已支付了孩子们一笔钱,但从此高君心就成为了他口中的不孝子。

当然,这一点点钱想要维持戏班生计还是不可能。

于是高君心想到了众筹。善心人士的捐助让他获得30万巨款。他在南江码头租下了一间危房,花了些钱改造环境。又定制了全新的戏服。

天喜班重新开张。

戏班的孩子还小,只有他师弟程福林能与她搭戏。他们能演的曲目也不多。但能演出就必定是精品。短短时间内,天喜班一扫往日风格,已经不仅仅是那个只有绝活的戏班,高君心用传统的唱腔吸引越来越多戏迷。好几位古稀老人一大早出门就为了听他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