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是写得真的好,但男主角的命运也是真的惨。天喜班里每个孩子都不得善终,令人心疼。
先说天喜班。
清末民初时,戏曲繁荣。著名川剧丑角高天喜创立天喜班。
天喜班四代繁荣发。然而特殊时期,戏曲艺术成了被打倒的牛鬼蛇神,遭受毁灭性打压。天喜班一度没落。后来,特殊时期结束。政策重视民间艺术,转向保护戏曲艺术,川剧短暂恢复生机。
第五代班主高玉生,也就是高君心的祖父,重建天喜班。曾经也有过一段好时光。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娱乐文化逐渐丰富,戏曲的市场大不如前。民营戏班逐渐经营不下去。
高玉生是有名的大武生,他还能勉强坚持。但其他人挣不了钱,吃不了饭。凭着一腔热情唱戏的人自然来了又散。
人走了,艺却留下。
许是都怀着彻底告别川剧的心情,那些绝活、吃饭的手艺也就没有保留交给了年纪尚小,天分颇高的高君心。
他一身的本领、传统经典的唱腔就是从小跟着前辈们从小学来的。
高玉生曾说高君心生错了时代,若是早个五十年,他肯定能成轰动全蜀地的名角。
天喜班第六代班主是高君心的母亲高青秀。她接手戏班的时候,城市里已经呆不下去。
凭借她的美貌和好嗓子,其实唱歌走穴很轻松就能赚钱,但她喜爱川剧,想要继承这门艺术,于是艰难地将天喜班继承下来。
天喜班转战区县,又下到乡镇。戏曲在偏远地方还是很受欢迎,观众很多。虽然唱一场的钱很少,但戏班却很开心地在经营。
然而,一场舞台意外夺取高青秀的性命。在表演《耿氏上吊》时,高青秀因为道具失误真的吊死在舞台上。
高君心成为第七代班主,年纪刚刚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