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像苏盼这样有心参与国营厂经营的人,就可以投钱入股。
当然,占大头的是国家,一般国家股会持有至少百分之五十。同时,如果有银行介入,那么排在第二位的股东就是银行,没有银行介入的话,就会由为企业占股和职工个人分别占股。
但这是针对正常经营的企业,而不是一个濒临破产到被所有人视作烫手山芋,根本不会有人参股的养鸡场的股权所有。
苏盼在仔细了解了相应政策后,打算购入除国家股外的所有股权,也就是代替银行的位置进行大笔额度的投资,连同企业股和个人股的股权一并收拢手中,成为处政府外的,养鸡场真正的经营掌权者。
当然,如果收购对象,也就是养鸡场的负责人庞大海同志,能够选择正视在他领导下岌岌可危的养鸡场破产现状,不一味将她这个投资人看作是冤大头,又想要自己投资让养鸡场起死回生,又想要攥着权利不撒手的话,她一定会更高兴。
“又不是完全收购,只是注资把管理权拿过来就这么麻烦……”苏盼难得的暴躁,让赵勇军下意识将站立的姿势变成了熟悉的站军姿,并表示,“我明天再去找一趟庞大海,再争取看看——”
“不用。”苏盼很快平复情绪地说道,“别再找他了,他就是个自私鬼,仗着是养鸡场领导身份就无视养鸡场现状,满脑子都是权利,就是个官儿迷!在他看来,就算养鸡场倒闭了也无所谓,反正他不用担任何风险,这厂子倒闭了,他还能被重新安排到另一个厂子继续当领导。”
说着,苏盼就又忍不住生气,索性没再说下去,转而沉默了片刻,重归冷静地说道:“也是我之前相差了,总想着经营权的归属问题,却忘了有人比咱们更担心养鸡场没人负责,更害怕养鸡场倒闭。”
“您的意思是……”
“有困难,找领导。”
苏盼微微一笑道:“作为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身为第一批富起来的个体户,我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家、为政府、为领导同志们排忧解难!”
第66章
苏盼向来是个主意正的, 在意识到自己之前把力气使在养鸡场那个庞厂长的行为纯属舍本逐末后,她也不白费劲儿了,直接将自己早就在脑子里想好的, 关于养鸡场发展的相关策划给写成了策划书, 拎着公文包, 准备出发去找相关领导。
找领导, 自然要去政府部门。
食品厂所在的位置在郊区,离政府不是一星半点的远, 苏盼不愿意在这种事上浪费时间,索性奢侈了一把, 让赵勇军开着厂子为运货而租赁的货车把自己送过去。
路上。
苏盼边对自己临时写出来的策划书查漏补缺着, 边对开车的赵勇军说道:“之前咱们在庞大海身上浪费了太多时间、精力, 所以我想, 等会到了地方后,咱们不找负责养鸡场事项的领导,避免被庞大海知道,或是再给咱们推回到庞大海那儿。”
“那咱们要找哪位领导?”
“嗯……最好是能和政府一把手领导, 或者是能直接把事情拍板定下来的领导。”
这年头,领导们不说是平易近人,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见,尤其是在如今积极推进改革开放政策的情况下, 苏盼这个个体户经营者的身份还是挺能唬人的,更别说她的食品厂还为郊区那么多老百姓提供了不少的岗位, 这都是被领导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的。
见一面不是难事, 难的,是怎么和见多识广的领导谈成她想达成的目标。
赵勇军是看过策划书, 知道苏盼对养鸡场所有规划的人,自然也清楚她想要达成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以及面临的困难又是什么:“股份制推出以来,股份分配从来都是国家占大头,单位、银行还有职工个人占小头,咱们就算是以食品厂的名义投资,也还是属于个体,最多能占国家股权以外的股份,这……”
苏盼明白赵勇军的欲言又止,因为这次见领导,她想要的不止是经营权,而是绝对控股,也就是将现有的股份制对股份的安排颠倒个彻底,国家和单位占小部分股份,她独占大头,主导厂子一切。
这一想法,说好听点,是想美事;说难听点,就是白日做梦——国家建设的厂子,怎么能叫个人收购,占去大半股份呢。
但苏盼还是挺有信心自己能将这在其他人看来纯属“白日做梦”的事情“美梦成真”的,她这可不是自负,也并非是无的放矢,主要是这养鸡场从由政府投资成立的那天起就没成过气候,搞来搞去搞到现在政府都没钱也没信心再搞下去,眼瞅着就要黄了,与其让养鸡场赔个精光,还不如“贱卖”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