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盼戴着口罩,声音略显闷声闷气地说道:“这‘红蜡烛’剥开外皮后就是香肠,是用猪肉做的,不然怎么能这么香呢。”
郝大江吸了吸鼻子:“还真是猪肉的味儿,就是这红蜡……不,是这香肠煎起来的味道都快赶上炖猪肉的香了!不过香也正常,又是猪肉又是用油煎的,不香才怪呢!可这为啥要叫香肠?我们大伙儿从前都没听说过这玩意儿。”
“因为这个是咱们国内的头一份香肠,是我们专门从盼盼食品厂那儿批发的!”这时候,早就得了吩咐的赵勇军开口回答了这个问题,并再三强调了“盼盼食品厂”这几个字,“你们不知道,给我们批发香肠的这家盼盼食品厂可厉害了!做香肠的机器是厂老板专门从国外进口来的,花了老鼻子钱了!至于为什么叫香肠,我也问过那老板,对方说叫这个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玩意儿香啊!”
苏盼在旁边听着赵勇军用像是背稿子一样的语调同众人宣传的对话,忍不住感慨这年代的人民还是很朴实的,连赵勇军这样半句瞎话都不会说的人都能给围观群众唬住……不过,这怎么能叫唬人呢,她就只是隐瞒了食品厂目前只有自己和赵勇军两个人,以及食品厂老板和小吃摊老板是一个人的事情,其他的那些可没半句假话!
至于这猪肉做的火腿肠……
苏盼心虚地想,就算自己把银行的贷款额度都提出来,也是真真搞不起纯肉火腿肠和价值千万的生产线,更别说一根纯肉香肠的价格也不是当下普通老百姓能负担得起的。
所以,现在锅上面煎的香肠,是她花光了以厂子的名义申请下的贷款,托了不少在学校认识的人脉关系才终于得以引进的一套灌肠设备做出来的。
是在未来绝对能引起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并在长大后还时不时会想吃的——
淀粉肠。
但说是淀粉肠,这一根香肠里头的猪肉成分也有15的!
季羡林先生说过,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做人得多读书也得听人劝,苏盼是又爱读书又听劝的人,自然是毫不犹豫地做到了这句话的标准。
……
在赵勇军说得差不多后,苏盼从桶里捞了一把冷面放上了锅跟着香肠一起煎了起来,并扬声同众人介绍道:“我们卖的这个冷面也是盼盼食品厂做出来的新产品。除了用来调味的盐和揉面的水以外,只有面粉,劲道得很!”
说着,苏盼用手里的铲刀给锅上的冷面整了整形,
众人一听这个,身子又都忍不住往前凑了凑,使劲吸着鼻子,还真是闻到了面粉的香味儿。
这几年日子是好过了,但顿顿吃细粮也不是都能供得起的,尤其是对于多人口多子女家庭而言,这一日三餐也还是得粗细参半地吃。
看着煎锅上分量不算少的冷面,和旁边用猪肉做的香肠,在场不少人都有些意动地咽了咽口水,心想:现在国营饭店的青菜面都涨到三毛钱一碗了,这一份烤冷面虽说要五毛钱,但又有面又有肉,分量也不算少,就算从前没听过也没吃过,冲这实实在在的食材也能尝尝。
正在不少人犹豫着要不要也跟风买一套这烤冷面尝尝滋味的时候,苏盼已经从锅子旁边的大纸盒里拿出了一颗鸡蛋磕了上去。
只见她用手里的铲刀照着鸡蛋黄搅合了几下,金灿灿的蛋黄就这样混合着粘稠的蛋白一起沾满了已经被煎成型的冷面上,但没能它们继续耀武扬威,苏盼就将带有蛋液的冷面给完整翻了一面。
煎锅的热度将嫩生生的鸡蛋液变成了紧贴在冷面面皮上的另一层味觉享受,只这一颗鸡蛋的加入,就让原本还只散发着单纯面粉味道的冷面变成了更为后世人们所熟知的扑鼻香气,这还没把香肠加进去,也还没刷上酱呢。
在将鸡蛋煎得微微有些焦香后,苏盼又拿起了面前两个杯子中,装有她亲自调出来的冷面酱汁的刷子,用刷子蘸足了酱后在冷面上刷了几下,将被切成碎块的葱头(洋葱)和香菜碎撒了上去,又将一旁烤好的香肠放了上去。
在这期间,她还不忘一手拿起另外一把沾满了撒了糖的醋的刷子,一手拿着铲刀将冷面掀起来,用刷子刷了刷冷面下的锅面,好叫底层的鸡蛋能和糖醋汁儿融合出更香的味道。
可惜没有喷壶,那个更方便。
苏盼这样想着,便将包裹着洋葱块、香菜碎和整根香肠的冷面卷了起来,又拿起蘸了酱料的刷子在卷好了的冷面外层刷了刷,用铲刀把这一长卷的冷面切成段后,再一一装进一旁赵勇军早就准备好的小碗里,再放上两根竹签,这开张后做的第一份冷面,就算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