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厂子里的人想要提高工资,下班以后就得跟自家孩子学习认字,算数,还有基础自然……
有些人家不想女子读书。
吴氏立马开了个织布厂,只要女工。
你家不让女娃子读书,别人家让,只要读书出来,就能找到高工资的活儿。
……
竞争一瞬间变得激烈起来。:,w,
第240章 巨大变化
这一来,好些人家都让女娃子上学。
但是上学得满六岁。
一些打着让学堂给看孩子主子的人瞬间门哑火了。
学堂招生用了近乎两个月,当学堂的老师来学堂教课时,已经到了冬日,这时候县城已经有很大的变化。
县里有了大夫,大夫还收了六七个学徒。
生病以后,再也不像之前一般运气好点寻个游方大夫,运气不好就用锅底灰兑水喝了,锅底灰抹在伤口当药,剩下的看老天。
县里还有腊鱼厂,只是那边需要的女工多,这会儿在腊鱼厂工作的人家庭条件瞬间门变得好起来,吃喝不愁,甚至还有闲钱给姑娘买个簪花,给小子裁一套新衣服。
在腊鱼厂工作的人不得了,去跑商队的人更不得了。
虽说俩月下来,那些跑商队的人还没回来,但是他们挣的工钱都会被商队财务送到这些人家里。
送钱的人还非常讲究,送钱之前先去村口了解一下这家里情况,若是去商队的人在家是爹不疼娘不爱的,那钱就会掰碎了送到男人媳妇儿手里。
若男人成了亲跟媳妇儿稍有不孝,老人没有过错情况下。这钱就会分一半落在老人手里。
若是男人还没成亲,拿出工钱一般送到商队人员家里,剩下一般留给商队人自己支配。
这样给钱,让不少人有怨言。
但是财务很厉害,他轻飘飘一句有意见憋着,若是找事儿,日后商队回来,就把他们家儿子男人等开除了,开除以后吴氏旗下的所有厂子永不录用这家家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