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依旧在建造学堂。

学堂还没有建造完毕。

隔壁的造纸厂已经可以开工。

造纸厂的包吃不包住,这边需要的男人比较多,工资发放稍稍改善,这次是分工种来划分工资。

好在,这些工钱在汴京人看来,一个月这点儿连吃饭都不够。

但是在小城居住的人觉得这些足够一家子花了。

家里有个人进了厂子,其他人都不用在风雨天下海捞鱼了。

当然,生活就是活着。

活着怎么摆烂。

即使家里的钱足够吃饭,也会去捕鱼捞鱼,鱼可以卖给腊鱼厂,也能给家里带来一份收益,多数人不想做游手好闲的。

依旧会用自己的劳力换钱。

造纸厂出来,成本降低,纸质量一般,但是价格也低。

这些纸也可以卖出去。

给莒城带来收益。

同样,也可以用在学堂里。

因为造纸跟上,包勉终于把学堂给开起来。

原本是无人想要上学的。

但是吴氏所有的厂子都在同意试课摆出薪酬待遇,若是工人能小学及格,每个月加300文工钱,若是初中及格可以加五百文。

若是小孩童在学堂读书,考试名次半数前的不收学费,前十名还有奖励。

考的越好,奖励越多。

学堂只招12岁以下的孩童,男女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