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鬟思及了什么,又挺了挺胸,言语之间尽是自豪,道:“不光是老板娘,还有这茶楼里一说书的娘子,嘴巴委实厉害着呢,擅讲各种志怪小说,什么演义什么传什么记什么史,没什么是她不能讲的,每日不少贵胄常在此处听她说书评弹,听得如醉如痴的,讲完了,皆是不肯挪窝。假定有人来寻衅闹事的话,只消那娘子叉腰往那槛门一搁,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不消诉诸武力,便能将那寻衅之人,叱骂得个狗血淋首。”
众人一听,倒是对这御香茶楼的楼主,并及那说书娘子,愈发好奇得紧了,甚或是稀奇。
来冀州这般久了,他们还是头一回听闻,这个地方何时竟是出现了这般厉害的人物。
温廷安寥寥然地牵起了一侧唇角,莞尔道:“照你这般说来,这御香茶楼的楼主,并及那说书的娘子,一个一个皆是比那冀州知府老爷还要厉害的人物?”
这话说来敏感,小鬟不便说甚么,只是温谨地笑了一笑,到时候官爷们可就知晓了。
方离彩楼欢门,众人陆续行入楼门,沿着曲折的主廊徐缓地行近过去,一楼是个露天的满座,堂倌与茶博士如鱼得水般,利落地往来其间,气氛端的人声鼎沸,小鬟将众人往二楼引去,二楼的氛围相对岑寂一些,窗格故意髹漆髹得老旧,座与座之间辟留出不小的空隙,中间有一围纱帘垂落,取得是一个小隐隐于市的意境。
冀州知府李琰,便是此处静候众人,见着他们来,遂起身拱手迎候。
温廷安一行人逐一还礼。
李琰见着大理寺身后还跟着两位眼熟的,不由纳罕地道:“小魏小苏,你们怎的同温少卿一同来了?”
温廷安主动解释道:“我们旧时有同窗之谊,本是旧识,今次在外办差,刚巧在碧水县外遇着了,解决了一桩摊贩寻衅案,便是一同回了来。”
李琰点了点首,道:“原来如此。”听及『摊贩寻衅案』,他的容色覆落下了一瞬霾意,但很快消弭殆尽。
李琰延请众人在茶宴上落座。在冀州,是没有早茶午茶晚茶一说的,所谓的饮茶,真的只是如纸面上所说,纯粹喝茶,迩后享硬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