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依咬紧下唇不语,视线下垂,指甲抠进掌心,却感受不到一点疼。
她不自爱,她未婚先孕,她贪图人家条件,她奉子成婚,全是她的错。
从妇科出来那天起就该预见此刻的争吵,未来的鸡飞狗跳不出意外将接踵而至,一步错步步错,遮羞布被揭开,不堪的结合永远成为随时能被点燃的爆点。
闻依嗓音艰难又沙哑,明知伤人,却偏要说:“那也总比孩子一出生就没有爸爸被别人叫野孩子强。”
“绰号”是成长历程里最令人无奈的产物,它被动、被迫存在,在“绰号”本人身上强加成见与刻板印象,即便大人心照不宣,但仍有不懂事的小孩称她为“野孩子”,并且持续好几年。
她无处诉说,也不敢告诉闻红毓,闻依不知自己怎么熬过童年最美好的时光里这一段语言霸凌,只知道她学会许多,用笑容掩饰难过,和自己和解,披着友好外衣继续生存。
所幸上小学前闻红毓搬家到现在的长乐巷,时代发展,那些来历不明的猜测和闲言碎语远离她们,闻依得以喘息。
闻红毓看过来,眼神从生气一点一点变成失望,“你在怪我?”
大雪前后,申城冬日如约到来,一如既往地冰凉刺骨,冷风从没关紧的门潜入,室内极速降温,寒入人心。
鞋柜上不知什么时候挂了对铃铛,这会风一吹,乒啷乓啷地响。
闻依抹了把眼角,去把门关上。
再回来语气平缓许多:“妈,您当年为什么不打掉我?”
为什么明知众人指指点点仍要生下她,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嫁人,为什么因为她久郁成病?
为什么为什么最先提出反对的是她的妈妈?明明她应当最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