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都是好孩子。”
徐老头坐下来喝了口水,甜的。
他心中感慨万千,以前他作为知识分子,还嫌弃赵家人粗俗没文化,总是拿有色眼镜瞧他们,哪想到一朝落难,也就这亲家愿意搭把手。
要不是赵建国配合儿子活动,他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得去支援边疆。
一时之间门,徐老头心底有羞愧,内疚,又有不停的感激。
徐老头想着自己回报不了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当了老师,对赵家的孩子照顾一些。
这般考虑,徐老头招手让孩子们过来:“你们读过书吗?”
“只读了一年。”赵娟娟回答。
赵媛媛很是光杆:“没读过。”
徐老头想起之前镇上小学不愿意招收底下大队的学生,说人太多学校装不下。
当时看是坏事,如今看倒是成了好事。
“乡下小学也好,比镇上的事儿少。”
王春花笑道:“正好让他俩一块儿去,还能当个伴儿。”
“妈,我能一起去吗?”赵云清忽然开口问。
徐老头一听,倒是好奇的问:“你也想上学,那你今年几岁了?”
“五岁。”赵云清坚定的说。
赵媛媛直接给他拆穿了:“弟,你不是才三岁吗?”
“奶说了,我今年三周岁,虚四岁,过了年就五岁。”
“那可不能这么算,七八岁上学不嫌晚,太早了孩子坐不住。。”徐老头看了看他的个头,也觉得顶多四岁。
这么点大的孩子正是最调皮的时候,到了课堂上还不得哭闹。
赵云清幽幽叹了口气:“可是如果姐姐们都上学了,我一个人在家会无聊的,妈,你就让我一块儿去吧。”
“我还在家呢。”赵妙妙举起手来。
王春花迎着小孩儿黑黝黝的眼睛,没法拒绝,只得说:“别问我,问你爸去,咱家的大事都你爸来做主。”
于是赵建国一进门,就瞧见儿子哒哒哒跑过来,仰着头渴望的看着他。
“咋了儿子?”
赵云清拉住他的手:“爸,我想跟姐姐们一起上学,我会乖,上课不捣乱,你让我一起去好不好?”
王春花从厨房探出脑袋,比了个你赶紧拒绝的眼神。
赵建国头皮发麻,他算是知道了,这家里头只要是为难的事情都推给他。
“哎呦喂,我的傻儿子哎,读书多辛苦啊,天不亮就得起床,天黑了还得做作业,每天只能学习不能玩,考差了还得被打手板心,儿子,你还想去吗?”
赵云清毫不犹豫的点头。
他倒是坚定了,那头赵媛媛差点没哭出声来:“读书原来这么辛苦,姐,我不想去。”
“你傻啊,爸在吓唬咱弟。”
赵媛媛就问:“难道读书不用起早摸黑做作业,考差了不会挨打吗?”
赵娟娟想了想,疑惑的问:“怎么会考差,你用心学就好了。”
赵媛媛更想哭了。
好说歹说,赵建国终于松了口:“这样,等开学了爸送你去,要是你能坐得住那就跟姐姐们一起上学,坐不住就回来,到时候可别再闹了。”
赵云清立刻道:“我肯定能坐住。”
他又不是真小孩。
“妙妙也一起去试试。”赵建国又说。
如果赵娟娟俩都去上学,家里也没人带着俩小的,与其放他们到处乱跑,还不如送去学校待着,至少不会有生命危险。
徐老头也没反应,反正一头羊是放,两头羊也是放。
于是赵妙妙就这么被决定了,她正趴在厨房里头想蹭一口吃的,还不知道自己被迫提前上学。
赵云清对此很满意,上学多好,能打发时间门,总比一整天瞎玩好。
他这会儿并不知道,自己很快要为这个决定付出代价。
王春花手脚麻利的做完饭,知青们就提着东西上门了。
“来就来了,怎么还带东西,你们大老远的来支援农村不容易,这东西我不能收。”赵建国连忙让他们拿回去。
孙志笑着说:“大队长,我们总不能空着手上门吃白食。”
“是啊,我们两个大男人吃的多,空着手可实在是没脸。”孙明也说。
张萱萱也笑着开口:“大队长,您就别客气了,要不然我们可不敢留下吃饭,真走了。”
“都是家里带来的土特产,不值钱的。”
赵建国看了看,确实是一点土产,这才收下了。
“来来来,赶紧上桌吃饭,今天饭管够,大家多吃点别客气。”王春花招呼道。
孙志几个坐下来一看,心底吃惊。
饭桌上摆着五个菜,中间门一大盆的酸菜炖肉,里头的猪肉大块大块的,油汪汪的大肥肉诱人无比。
光是这盆肉,大队长家这是下血本了,他们还以为吃肉是开玩笑,没想到真能吃上。
“都动筷子啊,都是自家手艺别嫌弃。”
赵建国知道他们脸皮薄,索性先给徐老头夹了一大块肥肉,又给三位知青夹了。
四个人这才吃起来,这一次就没忍住多吃了一些。
王春花煮了满满当当一锅子的红薯饭,他们家米饭也早就没了,这些还是赵建国为了招待知青特意弄来的。
赵云清抬头去看三位知青,见他们吃得头也不抬,暗道看来这时候城里头也不好过。
赵媛媛趴在他耳边嘀咕:“弟弟你瞧,看来城里也吃不到肉。”
两人想到一块儿去了。
结果一转头,赵云清见自己碗里头多了一块肉。
“小弟弟,你也吃。”是孙明给他夹的。
赵云清捧着碗,对他露出笑容:“大哥哥也吃,多吃点。”
孙明点了点头,看着更高兴了。
吃完饭,孙明一抬头,还没说话就打了个嗝,顿时羞的满脸通红。
孙志比弟弟脸皮厚,笑着说:“哎呦,今天可算吃痛快了,大队长你们是不知道,现在城里头米面猪肉都是有数的,还得限量供应,有票有钱都买不到。”
“北京也缺肉吃啊?”王春花惊讶的问。
“缺,怎么不缺了,每次肉站开门大家伙儿都得半夜去排队,晚一点就没了。”
王春花第一次知道这个,便说:“我还以为城里人每个月有供应粮,吃喝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