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

谢正袁顿时受宠若惊的不行,跪地行谢礼,诚惶诚恐又美滋滋地跟着常公公走了。

李乐童自登基以来,就走的是严厉、不近人情、雷厉风行、喜怒不形于色的路线,所以偶尔一次的关怀,都能让大臣们受宠若惊许久,认为自己得了圣心,从此干活更卖力。

这不,谢正袁已经飘飘然,不知道自己来前想说的话了。

谢正袁走后,李乐童批完了剩下的折子,换衣服前往勤武殿练箭时才有时间想谢正袁的问题。

太上皇昏庸,荒废政务,朝堂乌烟瘴气,他又是被君后扶持登基,在最开始几乎没有实权,连性命都有危险,虽然一步步都走出来了,但问题还是很多。

最迫在眉睫的,便是人才的问题。

谢正袁就是个例子,谢正袁原先是个侍郎,他上面的尚书,被李乐童拿了罪证满门抄斩后他才得以升了上来,也是当时实在没有人可以用了。

如今朝堂中很多官员都是这种情况,顶头上司被发落了,他们升上来弥补空缺,看似做的还不错,能把朝堂运转下去,但光看李乐童龙案上的奏折,就知道不行了。

正常来说,不应该这么多的,这是因为底下的大臣们拿不定主意,只能都送到了他这里。

这样下去,李乐童不仅施展不了拳脚,真正开始他的越国盛世,恐怕先要累死在御书房里了。

李乐童走到勤武殿,拿起小太监呈上来的一把制作精美的弓箭,正要弯弓搭箭时,忽然觉得手感不对,垂眸望去,发现并不是自己常用的那把。

他常用的那把弓箭,上面镶嵌着金银和两颗白玉石,非常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