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页

野史上有一个不受宠的储君,君父慈爱,却少见他读书,有一日他弃书而叹:“教而不爱,父皇恨杀我也。”

父皇这是要以我心中的遗恨和痛楚逼死我啊。没过一日,横剑自刎。

世人称他为文恨太子。意及唯一一个以书文传恨百年者。

火舌淹没澹台衡身形。

他如何不知虞宋死左相也死,是寄希望于他,是希望他能破局。可哪怕旧党杀不了他,他也要被这无数遗恨逼死,成文恨第二,史书无三。

百姓再毁她们声名。

便是何止他澹台岳。世间百般千种,皆恨杀我也。

作者有话说:

文恨太子典故我编的,恨杀这句话也是我编的,大概意思可以理解为:“恨不得杀了我啊”或者“想用遗憾和悔恨种种世间悲痛情绪杀了我”即“以恨杀我”。

第57章 第五十七章

◎绞生◎

方颐自然知他是绝不可能放下虞宋尸骨, 要奔赴万里去漠北这一回的,但回来看见庭柏跪下禀告,还是扶住亭台楼杼。

夷园竹影斑驳,既是取自她的名, 也是提醒方颐自己的来处。如今天光如水一气寒凉, 她默然远望。

“恨杀我”她轻声重复, “子衡这是永不肯忘了。”

庭柏欲言又止,待方颐要回身他才拱手:“相公, 殿下心善, 且与将军是至交强出京城也只是一时激愤罢了,他知相公是为国为民, 又怎么会记恨相公呢?”

他又跪下俯首:“庭竹也是我同胞幼弟,殿下和庭竹也绝不会对相公如何的。还望相公莫要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