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为打下京城的是他大军,是民心,可是
若真是无力抵抗,少年怎会衣着几净?
若真是无力抵抗,贫民怎有机会逃出城?
若真是无力抵抗他又为何要给这些贫民赈济食粮呢。
蝼蚁一般的百姓,在卢万达那样的人眼中是牲畜,他想屠便屠。可澹台衡却肯为他们开粮仓,掩城门。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尚可突破重重关卡,奔赴自己心心念念的安民军!
一个惊才绝艳,忧国忧民,自幼良善,甚至是文韬武略的储君,却只能受凌迟之刑,令暴戾的叛军再不能活命,自己却一声一息都不能发出。
楚帝不敢往回看,军师不敢往回看,可这漫天的融雪,都是他的血,他是亲手造就了自己的死,百姓的生啊!
楚帝更觉齿冷,想迈前一步,却迈不出去。但他心中知道。所以秦的国破不在于安民军多么神勇。
而在于澹台衡深知秦的百姓。
他不忍他们再被君父压迫,也不忍他们再受战火□□之苦了。若干年后史书会写安民军入城,百姓击鼓相迎,安民军不战而屈人之兵。
谁会料到亡君竟有这样一颗仁心?这眼前少年便是最好证明。
可那少年只满心崇敬叛军。瞧见有人绕过行刑台,啐上一口,还拉着军师往旁走,看得魏骆都眉间喉舌发颤,说不出话来。
月落泥泞血染玄衣,这便是公子衡的结局吗?这便是他想要的结局?
若不是内侍阻拦,楚帝更想快步上前,咬牙质问:你们对安民军如此信赖爱戴,可知又是谁默许你们前来投奔,没有叫你们九族被牵连!
他早知亡国的苦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