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九伊刚加完班,通宵校定的稿子,又和企划部联系了一下,站起来伸了个懒腰。
这个时间点,离上班还有两个小时。她带上自动牙刷和爽肤水,去洗了一把脸,然后用打湿的手把头发拢到一边,到公司露台上看风景。
负责这次丛书策划的同事来上班,拎着早饭,准备找个透气的地方吃饭,刚好看到她,叫了一声:“九伊?这么早。”
伊九伊回过头,素面朝天,碎发湿漉漉的,左手食指和中指之间夹了香烟。她看到熟面孔,先是笑了,然后掐熄烟:“侯姐。”
侯诗比她早进公司几年,资历不浅,是下里集团里的老人。人脉广,平时跟谁都聊得来,乐呵呵地关心道:“少抽点,对身体不好。怎么老加班,何老师又有意见了?”
伊九伊学的文史,何擒云是她大学的老师,也是她读研时的教授。师父带进门,师门里还有其他人,大家都是一起做课题肝文献跑博物馆的关系。
其中伊九伊是何擒云的得意门生,关系又深一些。后来她毕业,经他介绍进了下里集团,负责他稿子的是她,其他事情也常常要出手,干的算是经纪人、助理的活。她承蒙师荫,他信得过她办事,师徒俩像是绑定了。
但是,伊九伊其实不怎么愿意。
不可否认,年轻时,何擒云是有两把刷子,确实有学问,也不爱掉书袋。但是,生活里,伊九伊不觉得这位长辈值得尊敬。
侯诗是个厉害人,搞文化工作的,有文化很重要,会来事更重要。她是传媒集团代表,嗅觉很好,明年有历史事件周年纪念日,加上跟上新政策。由侯诗主导,公司张罗着出一套丛书。
这套书要收录何擒云的稿子,自然是伊九伊负责。
何擒云有旧稿子,有新稿子。旧的伊九伊直接翻出来改了,但还有一部分,何擒云迟迟没交。拖了好多天,最后他发给她一些材料,要她给他拼凑出一篇来。这种“代笔”已经不是新鲜事。就连让她用的素材,很多还是学生的稿件。
侯诗还笑吟吟地等着她回答,伊九伊说:“没有。老师前几天去埃及了,没联系上。上个星期才回的批注。”
“怎么搞的,辛苦你了。现在回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