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 由于小吏们人数太少,抱怨的理由也不够“合乎正途”, 因此被彻彻底底地无视了。
虽然不知道端阳公主是怎么想到的这个办法,但毫无疑问,这个建议有效地打击了对手,还让她在最近一段时间出够了风头。
朝堂上虽然大臣们讨论纷纷,但更多的是质疑加“恩科”这么一个理由。
他们担心如果“给皇上过寿辰”这一个理由都能用来加科的话,那么一年到头皇上、皇后、皇太后的生日,岂不是都能拿来加科?
对于读书人们捡了好处还要卖乖的做法,端阳公主本人完全没有放在心上,充其量最多是听完之后翻了个白眼。
“有本事让家族里的年轻人别来参加这次恩科。”
明明是既得利益者,还要挑挑拣拣,嫌弃这个担心那个,不愧是读书人!
端阳公主嘴上虽然骂得难听,嫌弃这些读书人嘴上一套,行动上一套,但对于这个能够增加自己政治筹码的策略并没有懈怠。
在她持续不断地推动下,到了入冬的时候,恩科一事终于成了。
在加科的理由上,双方也达成了一致除了是庆祝皇上的诞辰之外,同时也是庆贺□□的一百五十年诞辰。
由此一来,恩科之事名正言顺,正式的考试时间定在了明年的四月。
随着恩科的时间彻底确定,白鹿书院里掀起了一番勤学苦读的思潮,平日在书院里招猫逗狗的同窗们,似乎一夕之间回到了书舍中。
“……那我们哪里知道,今年会有恩科啊?”
按照常理,明明他们还有两年的好日子过才对。
可谁知道,一朝风云变幻,明年的四月他们就又要进考场了考的还是乡试。
就在白鹿书院的学子们叫苦不迭时,宁颂反倒是收起了书本,专门去了一趟临州府。
去的是临王府。
“宁少爷,快请进。”
这一回碰面是受到临王府的正式邀请,宁颂进门时走的正儿八经的侧门。
进门之后,被储玉身边的长随带着去后院给临王府的长辈们问好。
“你就是储玉的好朋友吧,快起来。”
据长随一路上的科普,宁颂知道了如今临王府里后院的格局
临王虽然姬妾不少,但正经的主子只有两位,一个是临王的养母老太妃;另一位则是临王的继室,临王妃。
在储玉被找回来之前,府里本身还有一位得宠的侧妃,只是因为自己儿子的病逝而选择移居别院。
“王府里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或许是就是因为后院无聊的缘故,宁颂的到来收到了老太妃与临王妃的热情招待。
尤其是临王妃为了见他,专门去了老太妃处。
“你们小孩子家,平日里都忙得很,见一面说一会儿话不容易,我也不让你多跑一趟了。”
按照常理,宁颂在与老太妃请安之后,还要专门去与临王妃请安才是。
宁颂谢过了临王妃的体贴。
“都是好孩子。”
在老太妃笑眯眯的定性之后,宁颂完成了这一个环节,被允许去见储玉。
“他近日心情不好,你多劝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