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下课之后,还会抽出时间来答疑。

唯独不同的是,在一门课结束之后,夫子从来不会留作业。

“……你们看着找点儿题目做做吧。”

在头一次被询问要做什么功课时,夫子愣了片刻,然后说道。

既然不给学子们留作业,自然也不会主动批改作业,夫子虽然讲课认真,但每次离开时格外洒脱,恨不得没有人找他。

“这怎么办?”

对于没有功课要做这件事,班级中很快就分成了两种派别。

一种兢兢业业,战战兢兢,有一种被师长抛弃的无助感。

另一种,便是放飞派。既然没有,那就不做。

苏期属于前一种,因此,很快就因为焦虑而来找宁颂取经:“怎么办?”

宁颂想了想:“既然想做的话,那就自己给自己找点儿事干吧。”

这位夫子讲的是史论,宁颂就与苏期从讲义里找能当成策论题的内容来,自己串联起来,扩展成文章。

上了两周课,文章就写了两篇。

全都是两个人自己找的资料。

“……你们这不是在没事找事吗?”苏期写文章时,需要找书看,在此之间,遇到了周果。

周果被惊到了,沉默片刻,这才语气复杂地说。

正如《史论》的夫子放飞自我一样,在陆续登场的其他课程之中,学子们逐渐发生了白鹿书院的教学特点。

自由。

正如徐师兄介绍时所说,夫子们不会管你们学不学,怎么学。

夫子们所做的,只不过是来讲课,讲好课罢了,听与不听,完全是靠学子们自己的选择。

“……可是,徐师兄不是还说了,会有月考吗?”苏期疑惑地问。

连续两次月考不及格,是要劝退的。

比起苏期的不解,宁颂倒是对此接受良好:“可是,许多时候,道理大家都知道,可是不一定会去干。”

吸烟不健康,可是仍然有许多人选择去吸。

读书需要努力,可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努力。

“人性罢了。”

苏期之前在西山村的私塾中学习,托郑夫子的福,可以说最后能够留下来,意在举业的学子,都是勤奋而自律的。

他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人,或者说更加聪明、在举业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的人,到了更好的平台里会开始自我放纵?

大家都在想什么?

就在苏期疑惑的当头,几个学子呼朋引伴地翘了课。

他们将下午的课翘了,一齐骑马去了临州府城,等到深夜才回来。

由于他们回来的时间在书院规定的范围之内,因此哪怕徐师兄等人发现了,也装作不知,并没有给他们惩罚。

经此一役,几位学子更加夸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