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那一幅画,如今还不知道挂在哪位江南大商人的家中。

“……那我不是不知道吗?”

虽然自始至终不大可能有这个选项,可宁颂仍然没忍住畅想了自己发财暴富的片刻。

好不容易等苏期激动结束,两人将话题重新转回到这次与凌大人的会面上,苏期想了想,客观地说:

“那凌大人真的很看重你。”

相同的话,在不同的时间点被不同的人说出来,亦有着不同的含义。

如果说藏书阁那位师兄所感慨的,是凌大人的平易近人的话,那么苏期赞叹的就是对方的一番苦心。

“有没有可能,他是觉得这番话应当是入学的时候告诉你,所以才急匆匆地赶来的。”

就如同在他离家时,他父亲虽然不愿意,但也没忍住勉励他几句。

在外要注意安全,要好好学习。

而凌大人的勉励,是“好好读书,珍惜时间”。

“……是这样吗?”

从未想到这个角度的宁颂愣在了原地。

“如果不是这样,那要怎么解释他这么赶呢,换个时间见不好吗?”

苏期不相信,堂堂三品大员,封疆大吏,会为了一个小小的、刚入学的秀才而专门跑这一趟。

“这该不会与凌大人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吧?”苏期狐疑地问道。

“储玉找到了自己的父亲的话你是凌大人在外掉落的儿子?”

宁颂面无表情:“你在说什么鬼话。”

亏他在听到苏期说前一句时,莫名地紧张了一下。

虽然苏期没有说什么正经话,还因为嫉妒而敲诈了宁颂一顿夜宵,一套上好的笔墨,可因为这一番倾诉,宁颂的心情重新变得平静下来。

晚上,宁颂陪着宁淼与宁木说完话,等两个小朋友睡着,他才轻手轻脚地回了房。

躺在自己的床上,目光凝视着房顶,宁颂在脑海中重新复盘今日与凌大人谈话。

关于凌大人的想法和写作思路,他反反复复地想了许多遍

就如同他曾经县试之前,将《凌状元笔记》咀嚼过许多遍一样。

复盘完了策论相关的案例,宁颂还没有停歇,而是开始回顾凌大人剖析他文章所说的话。

凌大人似乎在来之前,看了他的每一篇文章。

只是,宁颂想了想着,忽然察觉到了不对劲。

作为县、府、院的案首,他的文章凌大人事先看过,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可是,写《国富而民安》这一篇策论时,他还在西山村的私塾里读书

《国富而民安》是他们私塾之间的联考题目。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次联考他因为题目写的偏而得了第十名。

与此同时,有一位好心的夫子因为喜欢他的文章,而给了他一个安慰奖。

那一枚玉佩,如今还妥善地保管在他的床头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