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来了!”

储玉排在最后,朝着宁颂挥了一下手。

宁颂放下了心。

府试到底是级别更高一个层次的考试,在搜查夹带上做的比县试还要严格。

在入门时,不但搜查了宁颂所携带的物品,还专门换了地点,让考生脱了中衣来检查。

“听说是上一届有人把文章写在腿上。”

各式各样的作弊手段可谓是想尽了方法。

检查完之后,考生们进了考院。一进门,宁颂的眼睛就忍不住一亮

相比于县城那破破烂烂,一看就是多年没有翻修的考院,临州的考院好太多了!

无论是桌椅还是墙壁,看上去都是近年来刚刚更新过的。

“是学政老爷到任之后亲自问户部申请的款子修的。”见考生们的反应,一个监考专门提了一句。

考生们进入了考院,不一会儿考院就关了门。

此时,宁颂也终于见到了府试的主考官临州的知府,在他旁边,还有一个看上去颇为年轻的男人。

有人介绍,这就是那位“学政大人”。

不知是不是宁颂的错觉,那位学政大人在看见他时朝他挑了挑眉,露出一个笑。

这让宁颂摸不着头脑。

他们认识吗?

见过了考官,行完了礼,考前的流程终于走完了,开始了正式的考试。

与县试漫长的五场考试不同,府试只考三场,考试内容也不大相同。

第一场考试,考试内容就是宁颂还没有在正式考试中考过的帖经

默写。

大雍朝帖经的考试方法,是选取《书》、《经》中的内容,只给上文或下文的短句,要求其默写中间空缺的部分。

类似于现代考试中的填空题。

难点在于题量大,已经出题内容遍布所有参考书,不乏边边角角之处。

试题发下来,宁颂稍稍浏览了一下,便不敢浪费时间,埋头飞速写了起来。

他怕时间不够。

果不其然,这场考试统共考两个时辰,等到收卷时,仍然有人还在埋头苦写。

“是在前面浪费时间太多了。”

考试考到这个程度的考生,大多数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并不缺乏对于自己的自信和解决问题的决心。

奈何就是这样的执着,消耗了大量的时间,造成了许多题目答不完,从而因小失大。

“颂哥儿写完了么?”

出了考场,同窗忍不住问宁颂。

“当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