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公方才训是刘二嫂的时候板着一张脸,此时听到小孙女的话马上乐呵呵的道:“我们去吃饭。”
刘交和妻子立刻招呼人进去,刘季看了一圈可没有忘记一个人,刘肥。但到现在为止,都没见到刘肥,刘季的视线落在刘交的身上。
忙活着请人进去的刘交,注意到刘季的眼神,立刻走了过来,“三哥。”
“肥儿呢?”先前刘肥是由吕雉教导不错,可吕雉领兵出征在外,便把人交给了刘交。
刘肥具体的情况,刘季也是过问的。只不过刘季回来这许久了,到现在都没有看到刘肥出现,问上一句无可厚非。
“最近这些日子肥儿跟着墨家的人学本事,他是被墨家人留下了。事情没办好不许回来。墨家人的规矩重,你也是知道的。”刘交生怕刘季有所误会,叫他们父子的关系更加不和,连忙解释。
一听刘肥是跟墨家的人学本事,刘季也就不再说话了。
“那就不必管,让他跟着人好好学。学得真正的本事,将来怎么样都不愁。”纵然留有万贯家财,也不如教得人一身本事。无论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保全自个儿,将来也能一手建造一份好家业。
刘交一看刘季不生气,亦是松了一口气。当然不会忘记吕雉,只是吕雉的神色,你要是想从她的脸上看出出端倪来,不容易。
一家人算是相对和气的吃了一顿饭。在这期间接二连三前来禀告事情的人不少,尤其是前线的战报,果不如刘季和吕雉所料,项羽在刘季这里吃了大亏,只让一个司马欣动手怎么可能。
刘季手中的城池是最多的,多少人瞧着刘季的诚实垂涎三尺,有了项羽做后盾,项羽发了话,刘季的城池谁抢到就是谁的,自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安分守己。
眼下刘季面对的是除了项羽之外十六王诸侯的进攻,看起来形势严重。毕竟这么多人一道发起进攻刘季,他们虽然只是以倚城而守罢了,若兵马不给力,极可能失城失地。
韩信那里也是挺会悬人心的,或许更应该说韩信喜欢诱军深入,在敌军以为他们大获全胜的时候,韩信一击而出,将他们全都一网打尽。
所以这佯败那是常用的伎俩,刘季和吕雉虽然早就习惯也相信韩信的本事,其他人可就不一样了。
刘季和吕雉回到沛县的第三日,便听说手中的官员有不少竟然想要举城投靠项羽,这是害怕刘季不可靠,极有可能让他们没了身家性命,这才会急急的想逃。
“想投降的人自保献上我们的城池,城池保住,人让他们跑。”所有人都以为刘季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将在危难之时背叛他的人杀得一干二净。没想到刘季却不是,反而让人放过那些人。
“汉王。”赵旦第一个觉得这样不妥当,不过一旁的张良不说话,就算是吕雉也没有作声,看起来像是认同刘季的做法。
“这些人能在危难之时弃我而去,将来也一定会在危难之时弃项羽而去;项羽将这样的一些人收入麾下,这对我们来说是件好事。尤其我放过他们,若是将来背叛项羽的人为项羽所不能容,项羽欲尽诛之,你们说,这是何等的比较?”刘季将它为何放过这些人的理由一说出来,赵旦立刻没有意见了。
“不必拦着那些想背叛我的人,想逃想走的,让他们只管走,门开着。”刘季觉得这还不够,应该昭告天下,好让天下人都知道他不是一个强人所难的人,愿意留在他身边和他同生共死的人,他会优待;想要逃离他,向别人表忠心的人,刘季更是不会拦着。
“如此一来,怕是手中会有不少人趁此机会逃之夭夭。我们的城池若是想要人守卫,还得要大力提拔人才。”张良指出他们应该重视的最大问题为何,一定不能不重视。
“夫人?”听到张良的话,刘季不慌不忙的朝吕雉唤一声。
吕雉点点头,沉着的告诉人道:“这些年,蒙墨家倾力相助,开了学院,育人教徒,有所成的人不在少数。之前我们攻下的城池,城中的官员既然愿意归降,也不好随意将人替换,现在既然他们要跑,那就把我们的人放上去。”
此话一出,张良微微一顿,虽知刘季和吕雉早年就建了一座坞堡,亦曾听闻此坞堡堪比一座城池。刘季和吕雉在里面发展人才,张良也想有机会去看看,如今听着吕雉自信满满的说起人才早就备下,等的是机会让他们出头。
张良在心中同时在想,究竟刘季和吕雉是从何时开始准备的?就连人才,也料到有人背叛,他们因此早有打算。
“这件事,还得让萧先生回来一趟。论识才之能,无人能出萧先生左右。”刘季听着吕雉自信满满的准备也是高兴,但也叮嘱一声,认为任人唯才的事情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