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你看你二哥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外面的事既然都没办好,不如让你二哥帮衬着点。”刘二嫂一听刘季还要出去,定然是有大事,思来想去也想让刘二哥出出头,若是能争得一个王位,她就成王妃了。

“二嫂,若是二哥有此心,不如让他先从军中士兵开始做起。只要二哥不怕,我当然愿意二哥帮我。”刘季可看不惯刘二嫂那张嘴脸,从前事事瞧不上刘季,现在看刘季成为汉王了,上赶着想要让刘季带着刘二哥飞黄腾达。

若是刘交,刘季是愿意的,可刘二哥,既无远见,也无担当,让这样的人出头,不知要害死多少人。

“三叔怎么能这样。四弟都能当个县令,你如何能让你二哥从军?”刘二嫂当然不愿意刘二哥往军中去吃苦头,一脸不满的质问刘季,当然也不避讳的点出刘季对刘二哥和刘交的区别对待。

“四弟能当县令,四弟识字,能处理公文,也能管好民生之事,二哥可以吗?如果可以,我也能让二哥当当县令。”刘季眼皮都没抬一下的反怼刘二嫂。想给刘二哥争出头的机会,也不看看刘二哥有没有本事。

刘二嫂早就知道刘季看不上刘二哥,却没想到会如此的看死了刘二哥。

“多了去的人不识字也不能管好你说的什么民生之事,还不是照样当官。怎么到你二哥这里就不成了?”刘二嫂当然不愤,见过太多的人占尽便宜,她在人前更是炫耀了一番,要是刘二哥当不上官,往后她的脸往哪儿搁?

“你倒是看看我身边的人有几个是没本事还能当官的,就算是樊哙,那也是凭自身的本事,跟我在沙场出生入死才得了将军的官位。我刚才已经说了,如果二哥愿意跟我上战场,凭自身的战功一步一步往上走,我定不会拦了二哥的大好前程。”刘季并没有因为刘二嫂的质问而退让,反而拿出更多的理由证明他并不是针对刘二哥。

恰恰相反,有些事情刘季需要身边的人帮他见证,刘二哥就是一个极好的人选。

刘二嫂是一个不甘平凡的人,也愿意费尽心思的帮丈夫争取权力地位。

别的人刘季要是跟他说想当官必须凭本事,都会以为一切不过是刘季的借口,可刘二哥是刘季的亲兄弟,要是刘季都能一视同仁,就能让天下人知道刘季并不是忽悠人。

用人做事就得凭本事而不是凭关系,刘季和吕雉早就已经有所准备,一直按照这个准则形式。但总有很多人不相信。现在刘二嫂送上门,刘季当然得抓住机会好好表现。

刘二嫂被刘季噎得一句都回不上,刘季不是不给刘二哥机会,只是不给刘二哥一步登天的机会,刘二嫂要是心里不服,那有本事她自个儿打下一个江山,想怎么给刘二哥上位,就怎么给刘二哥上位。

“爹。”刘二嫂听到刘季如此强势的态度,心知说不动刘季,就算她再怎么讨好刘季,刘季也绝对不会改变主意,唯有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刘太公的身上。

“都是儿子,总不能你看着三弟和四弟当官发财,让老二一辈子种田。”刘二嫂向来知道刘太公一视同仁,从不偏袒子女。

现在刘季已经成了汉王,功成名就,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刘二哥要是连一点便宜都占不到,刘二嫂如何能咽下这口气?:,,

第149章 第149章再归咸阳城

“种田有何不可,这田地总是我的,我当爹的留给儿子。至于我儿子自个儿攒下的家业,他自然是传给他儿子的。至于兄弟之间,能帮则帮,不代表得负责你们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刘太公才不会偏帮刘二嫂。

看出来了,刘二嫂就是看到刘季和刘交官当得大了,心动。

就不想想刘季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他所面临的危险难道以为都是虚的?

刘太公就算一直没有踏出过沛县半步,却也听身边的人提起过,当初秦军来攻打沛县的时候,沛县血流成河。

守住一座城都不容易,更别说成为汉王需要经历的危险。

刘二哥要是有决心吃苦,刘太公绝对不阻拦儿子争权夺利。

想要不劳而获,刘太公可不会给刘二嫂和刘二哥撑腰。

“季才刚回来,你们当哥嫂的不问他有没有受伤,这些日子在外头过得好不好?就只追问他要权要官,可真是好样的。”眼看刘二嫂还要辩解,刘太公使出了杀招,指出刘二嫂连问都不问候刘季一句便追问刘季索要官位,就她这做人做事,谁乐意帮她?

还想吱声的刘二嫂,被刘太公这么一说,脸上尽是尴尬的神色,真不好再说出让刘季无论如何也要给刘二哥一个官位的话来。

“阿翁,我饿了。”大人们之间的交锋,你来我往,剑拔弩张的,在孩子的眼里虽然让他们害怕,一看大家都不作声了,刘仪连忙说话,提醒在场的人,她都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