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这样的事,你多提醒我。”刘季拍拍赵旦的肩膀,与赵旦提出要求。有些事不是大家不知道,只是都不说出口。赵旦提及了,也是想要刘季早做提防,否则将来极有可能落入别人的算计之内。

赵旦听着刘季的话,清楚刘季是真心所想,他是真的认为赵旦提醒得太对。

“是!”赵旦立刻应下一声是。秦

亡了,赵旦大仇得报,能够告慰父母亲人,心中的大石早已放下。若不是见刘季确实像模像样,到了现在依然没有忘记他的初衷,赵旦其实完全可以收手了。

毕竟赵旦并不在意这个天下将来会是谁的,只要不是嬴政的后人就好。

“沛公,夫人送信来了。”刘季赵旦说话的空荡,有人拿信来报,提醒刘季现在要做的事多着。

“拿来!”一听吕雉怕人送信来,刘季连一丁点都不敢怠慢,立刻站起来急忙的从那人的手中拿过信。

结果一通看下来,刘季的心情那叫一个好啊,将信递给赵旦,同时吩咐道:“去请萧先生、军师、元帅过来,就说我们有要事商议。”

事情都到这一步了,必须要把这几位请过来,好好的商量商量下一步他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刘季相请,很快其他人都到位。

赵旦看完的信,其他人都看了。萧何看完之后道:“按夫人说的时间,只剩下一半了。”

“无事,我们这边想想如何同夫人的兵马汇合即可。我们打下的城池,任何人都休想抢走,就算是项羽也一样。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仅仅是如何将天下大义归到我们这边。就算真要和项羽打起来,必须也是项羽先对我们动手,我们是迫不得已才还手的。”韩信同样看完信,也将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张良在一旁道:“范增在我们手里,就凭这一点,项羽不敢轻举妄动。”

“天下和一个范增比起来,项羽能舍不得?”赵旦反问之。张良一笑道:“项羽是个自傲的人,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天下,于他而言那是他唾手可得的,因此,他不会舍一个范亚父。”

这是指出项羽性格存在的问题。赵旦细细的一品,也就明白了。

“所以在范增还在我们手里的时候,项羽一定会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将范增救回去。”赵旦道明张良话中之意,却也提醒地,“如夫人在信中所言,就算项羽顾忌范增在我们手中也不代表他会坐以待毙。在这七日间,夫人动他也一样会动。”

“想必夫人就算出兵,也一定派人牢牢的盯住项羽的一举一动。”萧何这个时候补充一句,提醒所有人不要小看吕雉。

现在他们商量说出项羽可能做的一切,吕雉必然早有料到,该防的早就已经防备。

“那我们什么都不需要多想,只要按照夫人所说的出兵与夫人会合便可。”韩信不考虑这么多复杂的问题,吕雉在信中提出项羽陈兵所在,也将自家的兵力部署全都说得一清二楚。

韩信看了下来,也觉得他们只需要按吕雉说的出兵和吕雉手中的兵马会合,不管项羽再有任何的打算都不可能伤及他们一分一毫。

“行,就按元帅说的。”刘季派人请他们过来,就是想问问他们,吕雉准备的这一切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既然大家都觉得吕雉的主意不错,按照吕雉所言行事他们不会有任何问题,那就办起来。

“萧先生留守后方,粮食兵马调动之事,辛苦萧先生。”刘季再一次对萧何委以重任,毕竟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如果不让萧何负责这些事,刘季怕是无法安心。

萧何全无意见,与刘季作一揖,“沛公放心。”

这也相当于一句承诺,后方的事情交给萧何来办,他们只管放心的前进。

吕雉送完了信,要忙的事情多着,如同她当着项羽的面说出去的话,项羽就算愿意等着她七日决定如何才能放过范增,项羽断然不可能暗中也能静候不动。

秦已亡,刘季已过入函谷关,天下皆知楚怀王所言:先入关中才则为王。现在的刘季已经是天下人心中认可的那一个王,这样的情况下,项羽是生气的,恨不得取而代之。

可是项羽再心急,终究因为范增而停下脚步。

但是项羽也不傻,不会一直等着,而是想方设法的找到机会,在达成交换范增的事情之后,一股作气的夺去刘季攻下的城池;包括函谷关。

“项羽那边派出了兵马接二连三的动手,像是在等着七日达成约定,之后一股作气对我们发起进攻。”盯着项羽这边的人,接二连三传回来的消息,大家都知道。

曹参的目光看向吕雉,等着吕雉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