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项将军。”这一回项羽绝对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吕雉的目的达到,含笑地相送,季布也跟着项羽一道离去。

从头到尾,楚怀王的使臣都被项羽直接无视。还是吕雉客客气气的同使臣道:“使臣远道而来,若不嫌弃,不如随我回城稍作休息,再回去同怀王禀告。”

请怀王出面是吕雉的意思,刘季在这其中也想到了利用怀王,夫妻两人既然都想利用楚怀王这个摆设,当然也得待人客客气气的。

使臣听着吕雉和项羽你来我往的说这一番话,内心亦是掀起了惊涛骇浪!毕竟作为一个女人,吕雉竟然丝毫不曾畏惧项羽,就凭这一点,楚怀王的使臣自叹不如。

想想项羽方才一扫而过的眼神,那隐含的滔天怒意,使臣现在想起来还不由的发颤。

“多谢夫人。那就叨扰夫人了。”吕雉愿意给使臣留脸面,使臣总不会连这一点都不明白。客客气气的谢过吕雉,自然愿意随吕雉一道回城。

吕雉这就请使臣一道回城,手下的兵马自然有人安顿。

目光与一旁的雨露相触,雨露很自觉地上前来,与吕雉站在一起。

吕雉轻声地道:“让人盯着项羽的一举一动。所有的兵马就防,绝不能松懈。”

就算项羽好像看在范增的面上不敢对吕雉轻举妄动,却不意味着项羽手下的所有人都会听话。

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有人想趁乱做些事情,吕雉不能不防备。

“是。”雨露跟随吕雉多年,自知吕雉担心的问题从来不是无的放矢。该重视的事情,现在几乎到了紧要关头,绝对不能无视。

雨露退去办事,吕雉继续请人回城。

刘季这会儿已经一股作气,将以函谷关之地为中心的城池,接二连三的拿下,有了秦王子婴投降,其他秦人,或是秦将,都明白秦终是亡了,负隅顽抗的并无几个。

刘季待人以宽厚,并没有任何为难投降之人的意思,对于投降的人,也一直十分善待。赵旦却与刘季提及一个问题,“劝降之时与人许下的承诺,沛公必不改之?”

“这是当然,言出必行。若失信于人,将来天下人谁信我?”刘季连想都不想便回答。

“所有投降之人,有些并非有能之人,若是将来依然身居高位,对天下人并不是好事。”赵旦终于将心里话说出口,也是提醒刘季,千万不要无视这些贵族。

贵族并不是好相与的,他们看到秦朝大势已去,所以急急忙忙的投降刘季,也是想趁早得到刘季的许诺,能够拥有更多的好处。

只要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将来他们会故态重萌。秦朝之亡,有许多原因,不能忽视的一点是,与这天下的贵族,天下的官员都脱不了干系。

前车之鉴,不可不防,也绝对不能步之后尘。

刘季听着赵旦的话,相信赵旦是真的一心一意为他好。与之小声地耳语道:“先让他们降了,人在我们手里,如何让他们老实,我们可以另想办法。像他们这样的人,想挑他们的错会有多难?”

说到这里和赵旦一通挤眉弄眼的,想必赵旦会明白的!

赵旦一顿,随后即悟了。答应过的事当然不能出尔反尔,可他们如果犯下大错;都是让人不能饶恕的错,刘季按照天下人的心愿将他们除之而后快,谁又能说刘季的不是。

“所以一定要告诉兄弟们,约法三章,有些事情不能做的绝对不做。否则将来在我清洗这些贵族的时候,把我们自个的兄弟清算进去,到时候也怪不得我。”刘季可得对手下的人丑话说在前头,别到时候闹出事情来全怪到刘季的头上。

“是。”赵旦明白了,刘季一再的告诫手下的人,让所有兄弟绝不能做出知法犯法的事,否则极有可能将来会被牵连。

刘季早就想好怎么对付贵族们了。贵族眼看刘季现在来势汹汹,只能低下头和刘季这样一个出身卑贱的人俯首称臣。却暗暗打算等着天下太平了,怎么样架空刘季。

贵族们原以为像刘季这样出生的人,必然不可能知道他们的打算。却不知刘季也早就想好,在这些人老实的时候同他们既往不咎。但是他们落在了刘季的手里,只要这些人犯错,刘季既然成了他们的主公,是他们归附的人,自然也有处置他们的权利。

要知道刘季一路打下城池以来,每到一城都跟人约法三章,说清楚讲明白,有些事情谁都不能犯。

有言在先,若是有人再敢违背约定好的事,刘季一视同仁的处置,有何不对?

赵旦心中对刘季再次另眼相看;有些事赵旦是想提前点醒刘季的,希望刘季一定要小心提防,没想到刘季早就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