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等着韩王表态的刘季,终于如愿以偿的听到了这一句。心里暗暗的称赞韩王一句并不算糊涂。

项梁满脸的惊叹,最后视线落在刘季的身上,“沛公也愿意助韩王一臂之力?可秦军来犯,如今的沛公还能调动出兵马帮助韩王?”

这一点醒其实是冲着韩王的,毕竟能不能攻打下韩国的都城,这对韩王来说至关重要,韩王当真愿意等着刘季?

“难道秦军不曾对项家军出手?”刘季何等人也,哪里会听不出韩王言外之意,装作面露惊讶的询问项梁。

对于秦军来说,最迫不及待想要除去的人,更是项家的人。刘季虽然不清楚为何秦军突然会对沛县附近的城池出手,但项梁这边所承受的秦军的压力绝对不比他少。

项梁确实不能昧着良心说着没有的话,毕竟战事一起,只要稍微一打听都能听得见,对方究竟有没有遭受秦军的攻击。

“项梁公与我一般,都想为韩王出力,韩王就算想拒绝,可得罪了谁他都不好过。若是项梁公愿意,不如我们各凭本事,谁先攻下韩国的国都,谁就算帮到韩王的人。至于之后的事,且看各自的决择,项梁公以为如何?”刘季可不想让韩王陷入两难的境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得有一个人出面提议,让韩王脱离左右为难的境地,又要帮韩王达到一开始刘季就想帮他达到的目的。

韩王要的就是韩国的都城,不管是得罪刘季或者是项梁,后果都不是韩王承担得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帮韩王幸免于这等局面的人,难道韩王会不心存感激?

心存仁义的人,而不会为了达到目的咄咄相逼,更置对方于险境这一点相比,张良也会看在眼里,最后都城总会帮韩王拿下来。谁攻打下来的重要也不重要。因为从一开始刘季就出力了不是吗?

韩王的眼中闪过欢喜,的确很高兴刘季这样的举措。就算是张良一直不作声,此时此刻看着刘季的神色也透着几分意味深长。

刘季能够在项梁出声的这一刻很快做出这诸多的反应,更没有忘记一开始答应韩王的事,不曾让韩王陷入两难的境地,无处容身,的确很是了不起。

就凭这一份心意,不管是韩王或者是张良,都要从心底感谢刘季。

项梁同样不是傻子。从刘季说出这样的一番话开始,他便明白,刘季该计较时计较,不该计较的时候更能迅速的做出取舍。此人果真如同范增所提的那样,绝不能小觑。

可是刘季想出了这等好办法,若是项梁还揪着不放,非要凭一己之力帮韩王打下韩国的都城,反而显得他咄咄逼人,更落了下风。

“沛公好提议,不如就这么办了。”项梁应下,韩王和张良激动地朝项梁和刘季作揖道:“多谢项梁公,沛公。”

项梁正准备开口,刘季却道:“现在道谢还言之过早,等哪一日当真攻下韩国的都城了,两位再谢我们不迟。项梁公以为季说得可对?”

简直是把项梁想要脱口而出的话全都堵住了!

刘季竟然如此纯良,帮人之前不谈任何条件?

不,或许更应该说昨日刘季在韩王提出为韩王攻打都城之前就已经谈好了所有的条件,现在已经不需要再谈?

项梁的目光落在张良的身上,冲着张良去的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忽视这一点。作为人才若是不能为他所用,倒不如

“啊,项梁公莫不是觉得这一局我赢定了?”刘季突然问出这句话,直接让心思百转千回的项梁一下子回过神来,太过明显,不值当。

天下的人才何其多,张良当真若是有真本事,又怎么可能连帮韩王攻打都城都做不到?

或许一切都是范增先生太过看重张良了!

项梁在心中闪过如此的念头,越想越觉得该是如此。何必为了一个心不甘情不愿的人,而坏了在天下人才中的口碑。

“尚未开始怎么能断输赢,沛公太着急了。”项梁无论心里想甚,此时此刻都不可能显露出来,唯一能说的话,大概也只有这样的几句。虽然有了最坏的打算,却也不是输定了。他不可太急,绝不可。

“说的是。虽然这赢了之后韩王如何道谢,那是将来的事。”刘季相信范增定然告诉过项梁他对张良的心动,可是项梁是不是真的看重张良,那可不一定。

刘季的嘴角勾勒出一抹笑容,怎么看怎么像是胸有成竹的样儿。

“反秦一事,沛公愿意与我们一道?”昨夜喝酒吃肉,刘季到最后喝得晕头转向的,根本没办法让项梁问得一句准话。

刘季作为兵马强悍仅次于项梁之下的人,项梁如今又认定了刘季并非是寻常人。无论如何,明面上他们必须顾成为同一战线的盟友,这样一来,无论怎么样的争夺都不能显露出来,否则必为天下所不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