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有皇帝撑腰,只管杀不管埋,只管在皇帝面前逞能。
当大臣的这么个弄法,其本质,不叫进谏,叫打棍子,扣帽子。
当父亲的这么个弄法,实际上的效果,也不叫管教,叫打压,叫诛心。
李承乾并非是愚蠢骄纵的人,一直很有自尊心也很自律,本来无需这样秋风扫落叶的不留情面。这种扣帽子加诛心,只会挫伤他的自信,破坏父子间的信任。
父子离心的悲剧就此开始。
事情还可以更坏。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魏王李泰主编了一本书叫《括地志》完稿,李世民非常高兴,不光把书收进了皇家藏书阁,还大加封赏,超过了对太子的赏赐。
魏王李泰,那是谁,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二儿子,李承乾的亲弟弟。
也就意味着,他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这个信号,能不刺激到太子李承乾吗?
李世民及时意识到了问题。自己经历过玄武门兵变,最怕自己的儿子们也发生类似的悲剧,于是他马上弥补了一下太子,下令太子的赏赐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同时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
本来可以暂时稳住太子的心,可是事关天命的时候,事情永远有办法变得更坏。这时候,李承乾宠幸了一名太常乐人,男的。
这名乐人美姿容,善歌舞,深得李承乾的喜爱。
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这件事直接触发了李世民对天音所言的恐惧,觉得这不就是,和天音所言完全对上号了吗?
他李世民过去、现在、未来,永远不会因为个人喜恶私人情感,而影响国家大事,可是李承乾,是真的会干出这样的事呀,他现在不就干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