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张元良先生摇了摇头,陛下深意实在让人感动,连这细枝末节都注意到了。

一旁林霁云听了这解释,有点呆滞,原来君颉送他鸽子是这个意思,只是咕咕每天起得都比他晚,好像辜负了陛下的一番美意呢。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可爱们的霸王票和营养液~啵啵~

今天更得早一点了,可以早点睡了!大家晚安~

第26章 社团活动

为了抓贼, 林霁云他们三个晚上几乎通宵,第二天上课都昏昏沉沉,一副没睡饱的样子。

太学并没有包庇监丞, 而是把这件案子转交大理寺处理, 大理寺办事效率很快, 仅半天便将监丞居住的院落翻了个底朝天,最后在院里柳树旁发现蛛丝马迹, 挖掘到了这些天学子丢失的银钱。

监丞还没来得及销赃, 这些钱将原原本本送还到了学生手里。

中午张元良先生把他们叫到了钱粮处,拿出来一个匣子供张慧安辨认,让他看看是不是丢失的东西。

张慧安两眼瞪大, 那不就是他的钱匣子吗?还是进京前他爹带他去集市新买的。

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回来了, 而且匣子里的银两也一分没少!

生活费一分不差得找回来,林霁云瞧要不是还在张元良先生面前, 小表弟就要哭出来了。

因抓捕盗贼有功,张元良先生问他们想要什么奖赏。

本来只是为了找回小表弟的生活费, 如今银钱找回来就已经足够了, 张元良见他们推脱,更觉得品行优良,决意要给他们每个人题个‘有勇有谋’的牌匾。

张元良先生的字是有些名声的,太学加班加点, 很快把题字弄好, 挂在林霁云他们三个人宿舍院落的门楣上。

这一下子引得不少人常常来他们院落外面围观,这件事更是被添油加醋宣传开来,一时间林霁云他们三个竟然成了太学的红人, 去哪都有人认识。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 不仅是这届太学学子被盗的银钱找回来了, 大理寺还调查出监丞早些年便开始偷盗学生财物,然而那些钱却没了踪影。

银两总不会平白失踪,大理寺又拷打了几日,这才逼问出事情的惊天真相。

原来当年监丞和如今的吏部文选司员外郎郭培是同乡,监丞搭上郭培这条线,有幸当了太学的一个小官。

但线不是白牵的,监丞每年都得向郭培孝敬些银子。

监丞本身俸禄不低,但是他平日里爱赌,加上郭培那边不能懈怠,于是就打起了学生的注意。

能考上太学便是光宗耀祖的事,家里必定集全家之力供孩子读书。

他悄悄观察那些不爱说话,家境又普通的学子,然后在太学外买了迷药,半夜潜入学生院内偷钱。

第一年还有些收着,只是为了填补孝敬银子的窟窿,后面发觉没人会怀疑他,加上太学是一年制,老生走了又来了批新的,无人会提醒新生,于是越来越艺高人胆大,生活也越来越滋润。

直到今年偷得多了些,终于在林霁云他们手里翻了船。

关系到吏部,这可是贪污大罪,陛下大怒,言在京之官,也敢营私舞弊、中饱私囊,其罪当诛,于是革了吏部文选司员外郎的官职,与监丞一同打入大牢,其子孙朝廷永不录用。

因监丞身上已经无钱可偿,大理寺令郭培的家人负责偿还被盗学子的财物。

这些年的积累,统共加起来不是小数目,那些失窃多年的学子也终于拿到了自己的财物。

上面这些张元良先生没同他们说,还是休沐的时候二哥林霁方同林霁云说的。

因为郭培下狱,吏部文选司员外郎的官职空缺着,陛下便提前提拔了林霁方入职吏部,从翰林院编修到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虽品级没有变动,但实权增加,明着是平调,其实是暗升,也算是好事一桩了。

为此家里还庆祝了一番,也给大哥写信言明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