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长剑出天外 焦糖布丁 2261 字 2023-07-02

这便是早前的轻慢与误解一并勾销的意思。

郑和一拱手:“如此,预祝城主武运昌隆,愿君早日平安返回中原。”

“告辞。”

……

快船在夜色中升起风帆,很快便转了航向朝北而去。

郑和站在船头目送快船远去,自然也看见船头并肩而立的两个白衣人,看似如此相似,却分明全然不同。

江湖传言西门吹雪是孤高至极的剑术天才,自有一套生杀予夺的准则。他不是一个大仁大勇之辈,也绝对是一个让人难以接近的角色。听说,他几乎没有朋友,却会千里去赴一个约定,为一个陌生人复仇,去杀死另外一个陌生人。他不远万里从中原来到海上,是为了一个他已经杀死过一次的人?

叶孤城表面上也是海外的绝世剑仙,超然独立。但无论叶孤城自己承不承认,他天生就是一个擅长权术的高手,他懂得驾驭周围的人、平衡各方利益。毕竟,一个真正与世无争的人,是不会在南海诸国中一呼百应,享有比肩皇帝的威望的。

有些东西,是天生的,刻在一些人骨子里的本能。

一个天南一个海北,这两人,怎么会走到一起?

王景弘略带担忧:“大人,随船至少有几千人都看见过叶孤城,跟别说西厂和锦衣卫的钉子。放走他,陛下那边若要隐瞒,怕是会连累到大人。”

郑和沉吟道:“我会写两道奏报,一则在明,一则在暗。陛下是旷世明君,知晓前后,也会明白我此番选择。”

王景弘忧心忡忡:“若是船上的人将消息传出去?”

郑和眯着眼:“堵不如疏,与其否认,不若我们先发制人。”

王景弘:“大人的意思是我们先放出消息?”

郑和:“不错,就说是剑神西门吹雪出海,协助朝廷力战海寇,你看如何?”最高明的谎言,便是半真半假,假话里藏着真像,真话里裹着假意。

王景弘一愣,当即也明白了:“武林中人素来知道西门吹雪不屑于官府往来,只怕消息传出……”他忍不住笑起来,大多武林人士会以与朝廷合作为荣,但绝不包括西门吹雪这样孤高的剑客。

郑和一本正经,威严而正直:“他本就出了手,协助朝廷也算大功一件,替他多多宣扬。”

王景弘疑心这位是故意的,那日西门吹雪对正使的确极不客气,算得上无礼。正使大人一直不曾计较这件事,原来是早已有了打算。

西门吹雪的名头足够大,任何一次出手在江湖上都能激起一番轩然大波,大到足够掩盖另外一个剑客的行踪。既然他愿意为一个人藏匿行踪,想必也该愿意再多担待两分虚名。

远在京师坐镇的皇帝最近十分苦恼,朝廷闻帖木儿假道别失八里,眼看就要南攻嘉峪关,或东走居延海,朝中却无良将可用。

昔日与洪武皇帝打天下的猛将要么垂垂老矣,要么早已身死;年轻的将领要么难堪大任,要么是废帝降将立场存疑,唯一一个智勇双全的朱能,却在去岁远征安南时也病逝途中——此刻无人可派,无粮可征。

不过十数日,皇帝鬓发又斑白了几许。他想来想去,身边谋略堪当大用者,也只有一个姚广孝。

南下出海的帝王雄心在一日日文官的弹劾中变得风雨飘摇,为第二次出海准备的瓷器和丝绸迟迟无法缴费。虽是官家下了旨意,但帝国百废待兴,总不能将这许多工匠全砍了。

帖木儿大军压境的威胁与日俱增,朝堂上人心浮动,武官与文官日日在朝堂上吵闹,户部坚决反对妄动刀兵,就差泣血哭穷;而汉王却正相反,每次上朝都跪地请战,一副恨不能立即披甲带兵、上阵杀敌的模样;太子夹在中间,左右逢源,急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连仪态都顾不得。

第85章 85

皇帝心头不得劲儿,几个兄弟又有了异动,打着筹措军饷的旗号,试探着上书想要各归封地。皇帝自己便是从番地起兵称王的人,又哪里敢在这个腹背受敌的时候放这群如狼似虎的兄弟离京?

不过几日,又有御史弹劾燕京建都耗资巨大,奢靡无度,铺张浪费的上疏。

皇帝本就对兄弟一起请返封地的事情有所警惕,到了此刻更是怒意上涌,这群文臣,想做千古名臣,天天掉书袋子想死谏,或者刺激自己一怒之下砍了他们。各个就这点子出息,鼠目寸光看不见南下西洋的巨大好处,天天盯着几万两银子的花销弹劾皇帝。连被宁王这群人利用了都不知道!

皇帝将折子留中不发,任凭朝堂上言官御史唾沫横飞、老泪纵横也不为所动,转而开始询问了郑和南下如今走到了何处,送回的货物又抵达了哪个港口。

文官抱团哭诉如石沉大海,气得险些喋血当场,即便是夏原吉也面色难看,心中似有万言书随时可以喷薄而出。

皇帝一扫堂下诸人面色,撑着头道:“朕头痛,今日便议到此。”说罢头也不回让太监将自己扶着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