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人,需比恶者更熟知大恶大毒

荀彧何等聪明,一下子就全都明白了。

他用手轻拍了下脑门。

“原来如此,人人只知道胡汉争霸,却唯独柳弟透过这件事儿看到了其内在的含义。”

“依着柳弟所说,乌桓的辽东,鲜卑的塞外,羌族的荒漠之地都不适合农耕,即便我们能效仿冠军侯再一次的将胡虏驱逐出去,其实也是枉然!他们还可以卷土重来,不过是曾经的匈奴变成了今天的鲜卑,今天的鲜卑再变成明日的另外一个族群,生生不息,源源不绝…”

“是啊!”柳羽颔首。“所以大汉战胜胡人一次、两次、一百次、两百次都没用…除非能彻底的打疼他们,让他么几十年因为畏惧而不敢南下。否则…它们始终会是边陲的隐患!”

荀彧凝眉…“看来还不只是马与后勤补给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塞外的胡地…对于汉人太没有吸引力了!”

在秦之前,乃至于商周之前。以人类学的视角去观察,当时在中国境内生活着的人类种族,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个类型:

古华北类别、古东北类别、古蒙古高原类型、古中原类型、古西北类型。

其中的匈奴、东胡,以及后来的蒙古和契丹都属于“古蒙古高原类型”。

从古至今,越是靠近中原,商业、经济、农业、文化的发展就越繁荣,而这些类型并不是从人类的开始就划分的。

而是经历了无数次的争夺争夺…

汉人的老祖宗比较给力,愣是夺下了最富饶的地盘,胡人的老祖宗则是偏安于一隅。

这本是无可厚非,可随着自然气候的变幻,以及粮食的匮乏…

边境的胡人因为缺乏资源,必须向中原靠近。

这也是为何秦朝要筑长城以抵御匈奴…

为何在秦汉之交时,匈奴与东胡会卷土重来…

说到底,不过是资源的抢夺罢了!

从这个角度分析,大汉在资源抢夺上,永远是被动的…

这个世道只存在胡人抢夺汉人的资源,而汉人不会去抢夺胡人的资源,说到底,是因为看不上。

这也是为何,北上抗击乌桓,在朝廷中会有这么大的阻力!

唉…

想通这一节,荀彧凝着眉,陷入沉思。“就真的找不到一个能长治久安的方法么?”

柳羽意味深长的看了荀彧一眼。“除非,我大汉能够利用起塞外、大漠中的资源…”

“你的意思是大漠中长出粮食来?”荀彧急忙问道…

可这话脱口,他就摇了摇头,大漠中怎么可能长出粮食呢?

柳羽却是淡笑道:“资源,未必是粮食!只要大漠中能生出值钱的东西,便可以让无数氏族、将门对这大漠趋之若鹜,他们自己便会征募部曲去捍卫大漠中自己的产业,真的到了这一步,只需要一场胜仗,便可以彻彻底底的…永远的将胡人赶出塞外!让胡人无路可走!”

“那…”荀彧好奇的问道:“塞外、大漠之中,有什么资源…能让氏族、将门中人趋之若鹜呢?”

“呵呵…”

听到这儿,柳羽笑了,“文若,你怕是还不知道吧,若非我拿出南阳郡的几处‘涅石’开采地的图纸,这些南阳的将门之后如何会支持我两万多人的兵马?如何会听我号令?”

讲到这儿…

柳羽嘴角咧开,笑容愈发的灿烂。

“放心,大漠中谁说没有资源的…只是没有被发现,没有被挖掘罢了!”

诚如柳羽所言…

和海洋一样,在广袤的沙漠中也埋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沙漠本身也是一种矿产资源。

乃至于,大漠中还有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磷酸盐…

只是,如今这个时代的工业,无法开采罢了!

不过…若是说大漠一无所用,那倒也不尽然。

“柳弟似乎很有信心!”

看着柳羽这欣欣然的笑意,荀彧凝眉道。

柳羽的表情却变得严肃,“当务之急,可不是探讨这些的时候,如今…得先让乌桓人退兵!”

这话脱口…

不只是柳羽表情严肃。

荀彧的表情也凝重了起来,是啊,一切反攻…一切将胡人驱逐出塞北的大前提,是幽州可以保全…是涿郡可以守住!

否则…

那才是狂澜即倒,大厦将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