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人,需比恶者更熟知大恶大毒

魏延没有擦,他只是感觉这血…炙热的很!

“都割下头颅,绑在马颈上!”

魏延命令道…“乌桓不是南下幽州,侵我大汉边陲么?那…咱们索性就以血止血,以牙还牙,汉庭北军也能屠了他乌桓的老巢、家眷!”

呼…

听到魏延这番话。

关羽与徐晃沉默了…

尽管,一路上看到无数汉人的惨死,让他们下定决心要屠戮这群胡狗,可真的看到这些老弱妇孺时,关羽与徐晃均沉默了,他们没有挥刀,而是默默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似乎,无论何时,关羽与徐晃奉行的信条里…只有“刀下不斩老幼!”…可事实上,他们知道魏延做的对!

不真的打痛了乌桓,那些在幽州为非作单的胡狗…如何会返归!

这些胡人中妇孺老幼的头颅,便是必不可少的代价。

“公明…”关羽那张亘古不变的面瘫脸,此刻冷然如纸,“我总算知道…为何柳观主要把这个任务,要把舆图交给魏延,而非你、我!”

徐晃沉默…

似乎尤自没有从这血腥杀戮中走出。

过得半晌,他才喃喃开口,“魏文长…是…他是天生的魔鬼!”

是啊,哪怕是对胡虏…

可能做到这般肆无忌惮,大开杀戒的,至少…他徐晃自愧不如。

闻着空气中血腥弥漫的味道,徐晃长长的深吸口气,他记得以前柳羽提到过一句话:

——在这个乱世中想要做好人,那一定要比恶者更熟知大恶大毒!

柳观主…诚不我欺啊!

洛阳,玉林观。

一方书房,一处桌案…柳羽与荀彧分坐两旁。

“前几日,我听闻荀兄来过?是夜晚十分来的,还带了一个人?”

柳羽当先开口。

荀彧颔首。“他的身份,柳弟就莫要问我…”

这一句话,几乎相当于荀彧告诉了柳羽来的是谁?

“那时我与孟德、妙才、元让在攀谈,你们为何不进来呢?”柳羽询问道。

荀彧摇了摇头。“你们的谈话中,他听到了他想要的自然便不再叩门!”

“想要的?”

“马匹以及…后勤补给!”荀彧轻声道…“大汉的国力远胜过乌桓,却因为赎买政策每年赐予乌桓数不尽的钱粮…这些都是因为战力,大汉的国力无法转换为等值的战力,而马匹与后勤补给是掣肘胡汉一战的关键。”

这是柳羽那一夜讲给曹操、夏侯渊、夏侯惇听得…

倒是没曾想让荀彧与那个人听了去。

只是…

与曹操等人交谈可以这么理解,与荀彧…以及那个人就得从另一种角度去思索了。

“其实,那只是一方面…”

“一方面?”荀彧一怔。

“没错!”柳羽郑重的回道:“其实无论是乌桓,还是鲜卑,亦或者是羌人、南匈奴人,这么多年,大汉始终处于守势,马匹与补给是一方面的掣肘,可还有另一方面,是因为对于大汉而言,对胡的战事一个是打不起,一个是朝廷中绝大多数的人不想打!”

唔…

荀彧一下子又听到了一个全新的见解,当即问道:

“这是何故?”

“很简答。”柳羽细细的解释道,“胡人以游牧为生,他们每一个人从小都是战士,他们行军也不需要粮草,战马到了哪里,哪里就是他们的牧场,因为这样,他们打家劫舍根本不需要什么本钱,可大汉不同,大汉要集结一支兵马去北伐他们,需要的是连绵的粮队,是将门、氏族等诸多势力的支持。”

柳羽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胡人南下抢我们一次,可能比他们牧马、牧羊一年的粮食还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所以对他们而言,南下劫掠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可我们大汉呢?每发动一次北伐,抛开那些数不尽的钱财、粮食,单单需要拿出的精壮男子就超过几万人。这些都是宝贵的劳动力,一旦征战,意味着他们不能产出,还得朝廷拿钱养活他们,可就算是打赢了,又怎么样?武皇帝时期,冠军侯霍去病横扫匈奴,恢复西域…可后来呢?”

“除了掠夺到一些牛马,再就是把乌桓迁到大汉边陲的白狼山附近外,大汉一无所获…胡人的那些战利品,在汉人看来根本没有吸引力,大汉的兵马弃之如糟粕,那么…问题就出现看了!”

“即便是胡汉对决,大汉赢了,其实也是输了…大汉就像是豪门,胡人就像是乞丐,乞丐抢一次富户能得到无数好处,可富户打十次、一百次乞丐,除了心头出一口恶气外,什么也捞不到。久而久之,朝廷中…包括将门在内,也就不再热衷于征讨胡虏,反倒是安于现状,就这么按部就班的守着边陲就好!”

“劫掠就劫掠吧,至少…比北伐要省钱的多,而这就变成了一次次的恶性循环!”

柳羽一次性讲了这么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