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页

“阁老,国公。”殿内暖意融融,轩辕曜着一身常服伏案批奏折,见他们来了,忙免了礼,让人赐座看茶,又取来两个暖炉。

几人坐定,轩辕曜将笔放到一边,笑道,“今日请二位来,是有两件要事相商。其一,朝局纷乱之时,朕想请二位继续担任宰执,统领朝臣、安定人心。”

不待他们推辞,轩辕曜便已将他们心思猜个七七八八,“值此非常之时,二位本就是父皇留下的良佐,若是你们都不帮衬朕,朕岂不是孤家寡人、独木难支?朝臣欺朕年幼无知,宗室欺朕母家无人,士林百官、天下万民都在看着朕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二人自然不会再推却。

“既如此,”轩辕曜笑着在一张绢帛上用了印,让守良捧给他二人看,“朕就请国公做尚书左仆射,阁老做中书令,可好?”

“那门下侍中呢?”赵暲恭谨道,“陛下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轩辕曜沉吟道:“朝廷被贺党把持多年,朕对朝臣也不甚了解,不若二位宰执举荐一位人品端方、老成持重的臣子,日后再慢慢物色?”

看来皇帝甫一亲政,还是求稳为上。

二人对视一眼,赵暲开口道:“陛下觉得崔简……”

见皇帝眉头紧蹙,赵暲知皇帝心存芥蒂、亦想避嫌,但仍是道:“他正值壮年,但燕居日久,臣觉得不仅浪费其才,更对社稷无益,陛下可否挑那清贵的官职任用他?以博陵侯的声望,亦可安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