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华已经开始头大,“黄陈居委会”居民中需要工作的待业青年太多了,符合条件的女知青有一百多。
张芳芬承诺的工作岗位只有三十个,现在还等于内定了八个,人家已经开始上班,手里只剩下了二十二个名额。
僧多粥少啊!还不够给托关系的领导呢!宋春华在叹息。
何止是她,物资局秦局长也是叹息不已。
液压元件厂忽然串红,平均奖已经接近三十块钱一个月,约等于一个青年一级工在液压元件厂干能够拿到双倍工资。
局里的十个招工指标成为了香饽饽,不知道多少人出面疏通关系。
没几天局里的指标就被瓜分,十个物资系统职工的子弟已经开始了学徒期。
这时有个老部下特意找上门求秦局长帮忙,指名道姓要求安排他家二小陈春松去液压元件厂。
陈春松服役三年转业回三水县,一直在等待分配个好工作,听说了物资系统的液压元件厂红火,知道老爸跟物资局一把手关系密切,当然要利用好这个关系。
县里应该优先安排退伍军人、知识青年,陈春松不属于物资系统子弟,秦局长给县里相关人员打电话要求照顾一个名额。
可是电话打给老朋友劳动局一把手吕大勇时,听到的却是叫苦连天。
因为他们劳动局的名额早就用光了,也因为僧多粥少不知道驳了多少领导的面子。
人事局吕局长反过来请秦局长帮帮忙,询问能不能帮他小舅子的对象弄个名额,如果办成了这事儿,他会记在心里一辈子。
物资系统招工五十人太具备吸引,盯着劳动局的领导何其多也,一把手吕大勇想一碗水端平哪里做得到?
担心被领导挑刺,吕大勇不敢越雷池一步,自己的关系户一个都没考虑。
小舅子为了给对象找个好工作三天两头上门来求姐姐,吕大勇不知道被吹了多少枕头风。
因为他小舅子的对象说了,连个工作都找不着,你家有亲戚在劳动局当一把手还有个屁用,趁早“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