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觉得严武不太理解他的才华和抱负。
二来是他本人不太喜欢拘束。
当然,这不是他想辞职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给严武当手下不太安全。
严武为人放肆,喜奢豪,处理事情的方式就是武夫思维,看你不顺眼就把你给弄死。
据说严武八岁的时候得知他爹偏宠一个小妾,不把他娘放在眼里,他二话不说抡起大锤就把那小妾爆头了。
左右告到严武他爹面前说他不小心杀了小妾,严武还梗着脖子辩解:“哪有当官的人干出宠妾灭妻这种混账事?我是特意杀掉她的,不是不小心!”
严武他爹对于一个八岁小孩能说出这种话来感到非常惊奇,张口直夸:“不愧是我严挺之的儿子!”
这样长大的严武,毫无疑问地成长为一个脾气火爆的武将。
以前杜甫没答应他出仕做官,对严武的暴脾气感受不深,现在他在严武手底下当幕僚,短短几个月看到了不少自己看不惯却又拦不住的事。
杜甫心里很不舒坦。
清醒的时候还好,喝醉后他就有点憋不住了。
上次杜甫喝醉后就在严武面前说错了话。
大意是“你爹怎么有你这样的儿子”之类的。
虽然严武最后没把他怎么样,但杜甫还是能感觉出其他同僚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那氛围叫人怪难受的。
杜甫待着不得劲,就告假回自家草堂思考要不要辞职。
没想到他还没思考出结果,就被吴普和苏轼给召唤过来了。
吴普听完杜甫的烦恼,一脸同情地看着杜甫。
一般来说,后世习惯以诗人、词人最后当过的官职来称呼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