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马丁·卡普拉斯因为提出了有关耦合常数和二面角之间关系的卡普拉斯方程,对复杂分子体系设计的多尺度模拟方法上做出了杰出贡献而获得13年诺贝尔化学奖。
作为少有的精通数学的理论化学家,卡普拉斯在量子化学、生物大分子、分子动力学模型等多个领域,都拥有着杰出的贡献。
也正是因此,这篇文章的刊登,立刻将原论文的关注度推向了高峰。
尤其是作为两大世界级顶刊之一《科学》自身的影响力,使得很多化学领域之外的学者,甚至是吃瓜群众们都了解到了这篇论文。
而也正是在同一时间,一张照片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推特圈上疯传。
那是一个站在思考者前的身影。
配图中,只有一行文字——
“凡人的眼中看见了一樽铜像,而他看见了宇宙。”
这张照片拍摄于一个月前。
据说是一位哲学系的博士,在返回宿舍公寓的路上随手拍到的。
根据这位博士的自述,当时他只是觉得一个人在“思考者”面前站了这么久很有意思,便随手拍了张照。
回家之后可能刚好喝了一点酒,骚气上来便配随手上了一行文字,发在了推特上。
连他也没想到,在一个月之后这条推特被翻了出来,而且传播度会如此之广。
事实上,这条推特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直到13年诺贝尔奖得主在《科学》上的科学评论,才为这张照片赋予了截然不同的意义。
甚至是,令它带上了一丝传奇的色彩。
就像是被苹果青睐的牛顿,虽然所有人都知道,万有引力的公式绝对不可能是苹果告诉他的,但一个能够赋予严肃的科学以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往往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也更容易被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站在“思考者”的铜像前获得启发,在脑海里孕育出了新的化学,这一故事显然也符合这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