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

信封拆开后,果然是保送考试的相关资料,陶抒苒拿着志愿表反复看了几遍,轻轻叹了口气。

“可我还是觉得很不可思议,总感觉这一切看起来很简单的样子。”她被这突如其来的幸福感冲得有些头脑发晕。

“哪里简单了,我们可是准备了整整三个月呢,把相关论文全部清扫了一遍。”姜寒栖回忆起过往时总是会目光柔和,“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选题方向比较契合吧。我们当时主要参考的那几篇论文都是首都大学建筑学院的,他们喜欢也正常。”

对于许多高校老师而言,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是比分数还要重要得多的东西。

陶抒苒想通了,她看着桌上的志愿表,越看越觉得开心:“我万万没想到,我们居然连戒指都没交换,就率先交换了志愿表。”

姜寒栖笑了出来,随即拿出了手机一副要开始挑选的样子:“其实你想接换戒指也可以的,我们现在就去买,买完再填表也是一样的。”

“不行!我应该先把表填好,然后赶紧寄回去。准考证一天不发下来我就一天不安稳,鬼知道又会出什么岔子啊。”

陶抒苒一脸严肃地从书包里拿出了黑笔,一笔一划地开始填表。

先把申请人名字填上“姜寒栖”。

嗯,然后是相关信息,她很顺畅地一路写了下去。

接着,就在志愿一栏顿住了。

“姜寒栖,你真的要和我读同一个专业吗?”陶抒苒落笔迟疑了。

姜寒栖点点头:“不同专业其实还挺麻烦的。课表不同,教室不同,学院活动不同,尤其是,可能连校区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