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办公室内,除了有限几位科学顾问,其他人都看不懂。
大统领问道:“他们的返回数据……正常吗?”
在最核心的这群人面前,有什么必要撒谎?
“不是正不正常……而是……太优秀了……”
一个能研制出百吨级超重火箭的公司,又怎么会搞不定这种数据压力下的航天器结构强度和热防护呢?
欧空局里,看着这样返程表现的高层,喃喃自语道:“hoton,我们有麻烦了……”
坐在他身旁的同时没有对这样的段子感到好笑,反而感慨道:“这次,麻烦真的不小。空天飞机啊……有了它,谁还能说燧石空间城的计划只是空想。有了它,乌拉诺斯又有什么意义?”
“乌拉诺斯上穿回来的照片,从拍摄时两者的距离来判断,这架空天飞机长达55米,翼展有25米。这个尺寸,比最大的航天飞机轨道飞行器,尺寸还要大!”
同事点头迎合,又是赞叹又是羡慕地说:“从它的气动布局,还有nasa那边共享过来的起飞阶段数据来看,它的发动机是个怪兽。所以也许,它的有效载荷和货舱尺寸,是航天飞机的两倍甚至更多。”
“怪不得燧石航天一直没有载人飞船的研制计划,一开始就说空天飞机。看来我们都猜错了,恐怕燧石空间城的第一批居民,根本不会通过神舟过去,而是直接通过空天飞机。以它全程的加速度来看……门槛进一步降低了……”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共同地自嘲一笑:“hoton,我们有麻烦了……”
……
燧石岛上,跑道尽头的上空,应龙号终于现出身影。
根本不在乎指挥大厅里这些人激动的心情,应龙号淡定地抬起机头,优雅地降落在跑道上。
从它的进场攻角来看,就能看出它确实已经脱离了航天飞机其实是航天滑翔机的认知。
它不是近乎自由落体地“摔”下来的,它是真正飞回来的。
400多吨的大家伙开始减速,辅助降落的减速伞已经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