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少女脸上的表情转为讶异,王孙贾继续道:“她可是百家诸子中唯一一个乡野出身的。”
登阶历堂,小步快走,紧挨着王孙贾跪坐下来,在等待讲师来的空档,少女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画于梁上短柱和堂屋柱子上的彩画,画工技术斐然,其中人物栩栩如生,通篇故事,诸子百家,皆有涉猎。
但少女没能打量多久,一个平静到没有多少感情色彩的女声将她吸引了过去,这声音的主人听起来并不大,当少女将目光转移到其主人的身上时,即使是她,也禁不住吐了吐舌头。
这年轻的有点过头了。
荀子十五便来过稷下学宫,但那时也仅是为了学习,而非是为这一殿之人讲学,这人看起来比她还小,十岁都不曾有吧,难不成比荀子更天才?
“吓到了吧,第一次我陪王上来时,比你反应更大。”王孙贾压低了声音对少女说道,“她是孟树宸的学生。”
孟树宸,是这一代孟氏在外的佼佼者,孟氏此氏于稷下学宫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一殿之人,哪一个都比少女清楚,就是少女,粗浅也懂得一二。
‘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
“……”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百姓人民之利’
……
起先,少女并不以墨目夷所讲为意,墨目夷所讲甚杂,牵涉的领域方方面面,不过每一个方面都是一笔带过,并不深入,正当少女以为这可能就是一个杂学家,她听到了墨目夷一句结论式的发言:“正所谓,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