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页

刘辩一边让徐晃起来,一边瞥了吕布一眼,淡淡的笑道:“你是在教朕做事吗?”

众将听了,立刻收起了笑容。

吕布尴尬的搓了搓手。

……

杨修赶到了大营,将看到荀攸的事告诉了刘辩。刘辩沉默了半晌:“荀攸此举用意何在?”

从看到荀攸的那一刻起,杨修就在考虑荀攸的用意。此刻刘辩垂询,他应声答道:“以臣之见,不外乎两种可能。一是为黄巾智囊,攻击河东,取得黄巾的信任,为袁绍蚕食并州做前驱。二是世家故习,在形势未明之前,分派子弟各投一方,为家族留一条后路。”

刘辩微微颌首,他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他想得比杨修还要深入一层。

“荀攸原本是黄门侍郎,与朕相见的机会并不少。他与荀彧一起弃朕而去,怕是对朕非常失望。此刻又想重归朝廷,恐怕不是留一条后路这么简单吧。”

“陛下所言正是。”杨修抚着额头,皱着眉,休息了片刻:“荀氏……恐怕对袁绍有所失望,这才调整部署,以防万一。陛下,你的计划有了实现的可能。以袁绍的能力,可能无法掌控全局,一旦没有了外界的压力,山东联军很可能内讧。”

刘辩笑了。他听得出来,杨修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如果说明天他还对自己的计划抱有怀疑态度,现在他已经主动思考这种可能性了。

“那么,朕应该接受荀攸?”

“当然。”杨修不假思索的说道:“如果能让他劝降杨凤、郭泰,那就再好不过了。得此数万人马,可以迅速平定并州,西可解关中之危,东可解荥阳之困。且黄巾虽败,分散四方者仍有百万之众,特别是青徐一带,盘踞泰山的黄巾很多。陛下若能施以仁德,复贼为民,天下幸甚。”

刘辩心中一动。他知道,自己无意中插下去的一根柳枝有可能成长为一棵大树,甚至有可能成为一片森林。如果真能利用先帝和张角之间的联系,将黄巾军变成自己的力量,袁绍该哭了吧?

“行,你看,怎么才能劝降荀攸?”

杨修一挺胸脯:“非臣,何以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