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翻完所有的情报,所见的基本是“去了哪”、“喷了谁”的日常。曹操原以为看不到特殊的讯息,哪知翻到最后,竟看到郑平去采石场申请探望“劳改犯”的记载。
曹操对那几个“劳改犯”的姓名毫无印象,等问了线人,才知道这几人正是曾经套过郑平麻袋的那几个学子。
事发之时,他对郑平的了解尚算贫瘠。如今回过味来,再看当初之事,曹操不由神色微妙,再看那几人的眼中充满了敬佩。
敢套祢正平麻袋,这几人真乃勇士。
感叹过后,他又生出一分怪异的念头:祢郑平身手不凡,怎会被这几人套中麻袋?是因为人多势众,还是祢正平一时不慎,善游者溺?
曹操压下这一疑惑,再问线人:祢正平找这几人是为了什么事?
以他对郑平的了解,郑平虽属于记仇的那一类人,却恩怨分明。一段恩怨结束后,他不会再做纠缠,亦不曾得理不饶人、得势便欺人。
曹操略觉奇怪,便多此一问。得到答案后,他更加意外——原来当年祢衡被套麻袋并非巧合,而是一个叫秦绰的小人被韩氏族人买通,怂恿其他看不惯祢衡的市井之人暗算祢衡。
早前定下的蓄意伤人罪变成了蓄意谋害罪,谋害的还是县侯。当地县官重新受理此事,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他还需与铜鞮县的县官对接,对那边的犯人进行口供的采集。
这个案件该怎么改判,县官心中有数。但兹事体大,他还是决定暗中请示曹操,这才有了这封密信。